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今年以来,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民族团结旗帜,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凝聚畲汉群众智慧力量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畲乡。建国以来该乡无一起民族间矛盾和群体性事件,1988年和2009年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受到国务院表彰;并先后荣获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投资环境最佳乡镇、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西省生态旅游示范乡镇等100多项荣誉。全乡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3%以上,秀美乡村建设跻身鹰潭市三大精品片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演绎樟坪少数民族新生活的畲歌戏《七彩畲乡》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
提高政治站位抓创建。为强化组织保证,该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与村委会、驻乡单位层层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旅游兴乡、同心安乡”总体思路,将创建工作继续纳入新一届党委、政府“十三五”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乡上下统一思想、深化共识,要求牢固树立“民族无小事”意识,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强化队伍保证,该乡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抓紧抓实基层党建工作,选准配强民族村组领导班子,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不断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坚持把党对民族干部的培养作为长远大事来抓,注重民族干部的合理布局和梯次结构,保证了乡长由畲族干部担任、民族村“两委”中至少配备1名畲族干部。
围绕发展要务抓创建。该乡推动“金山银山垒园区、绿水青山留畲乡”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拓展深化,被省委统战部列为全省“同心·民族地区发展示范区”。通过招商引资入县城园区,目前全乡共有企业38家,其中工业企业17家。围绕“乡有产业基地、村有一村一品、户有致富项目”目标,现已发展毛竹丰产林面积1.5万亩、高山蔬菜种植面积200亩,新增毛竹低改林改造3000亩和木耳、竹荪、白茶、有机茶种植200亩。“公司+ 基地+ 农户”产业模式发展壮大,太源畲族村中药材技术协会被评为全国先进农技协。农旅互动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景点。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正在让“民生”二字变得越来越有温度,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为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该乡按照“高标准、特色化”要求,统筹推进新农村、秀美乡村和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打造了一批畲族特色村寨和秀美乡村点,基本完成30户以上自然村新农村建设任务,农村道路硬化率提高到95%,各村田园化建设、人口安全饮水工程基本完成,通信覆盖所有村组,樟坪畲族乡连续多年荣获鹰潭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守住生态红线,继续保持畲乡青山常有、绿水长流的美丽景色,打造“森林公园”和“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
与此同时,该乡按照“一村一计、一户一策”的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贫困户入股、协调贫困户到基地务工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双圳村顺利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每年定期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安置属地劳动力。全面完善社会保障,新农合参保率达99%,新农保参保率达94.5%。积极开展助医、助学、扶困工作,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计划生育稳步推进,卫生院、敬老院、民族学校设施条件极大改善,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拓展活动载体抓创建。该乡积极开展“进基层支部、进民族学校、进百姓人家、进民营企业、进广场长廊”活动,在注重文化浸润中筑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每月9日固定为支部党员主题活动日,将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党员主题活动日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密切党群关系深化民族团结。为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畲族语言传承、畲族歌曲传唱、畲族体育运动进民族学校,寓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于其中,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他们心中盛开;推动民情家访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全面深入了解畲汉群众现实状况,及时帮助畲汉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所有行政村均开通了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党政领导走进民营企业挂点结对,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营造“清、亲”的政企关系。
组织动员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公益慈善事业,共促民族团结发展。在村组宣传栏、各路口张贴民族团结教育标语,在图腾广场和休闲文化广场设置民族团结文化墙,承办畲族文化艺术节和“三月三”旅游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举办畲族马灯舞、对山歌、踩高跷、蹴球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人文化、实体化、群众化。
坚守稳定底线抓创建。该乡把宣传民族政策法规纳入全民普法体系,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重要内容。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课堂,推进“我与父母同学法”活动。定期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太源畲族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打造平安畲乡,建设了22个高清治安视频监控点,落实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包片民警、村党支部书记、村包组干部、村小组信息员“六位一体”综治责任,一周一排查,及时发现和化解影响民族团结的苗头性问题。樟坪畲族乡西排村与福建寨里镇山头关村接壤,是鹰潭市与福建省交界的唯一通道。樟坪畲族乡与寨里镇、西排村与山头关村、文坊派出所与寨里派出所分别签订联防协议,加强联系沟通,有问题共同处理、有难题共同解决,维护平安省界,在深化平安共建中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乐章。
团结,是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第一基石,只有携手并进、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举措促进民族团结,用发展的成果巩固民族关系,才能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如今,创建工作给该乡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也给各族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