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
在贵溪市雷溪乡黄家村,有位名叫黄武旺的老人,今年已经83岁了,他组织当地老人成立老年人协会,建起了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成立了老年人舞蹈队、龙灯队、狮子灯队、腰鼓队,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民调解纠纷,为村里修起了水泥路。今年,老人入选“感动鹰潭十佳新人新事”,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人生何惧桑榆晚,老骥伏枥霞满天。”
记者来到黄家村采访,见到黄武旺老人时,老人刚到鱼塘割草喂鱼回来。给记者带路的乡干部老远就跟老人打招呼,“黄老,记者又来采访你了。”听得出来,黄武旺是位令人敬重的老人。
黄老把记者迎进老年人活动中心,这块地方凝聚了老人太多的心血,话题自然从他创办老年协会、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始。
十年筹款30余万,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
雷溪乡黄家村是个有着1200多人口的大村庄,60岁以上的老人有120多人。为了让村里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乐,2001年,黄武旺牵头成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并自告奋勇当上了“会长”。“老年协会”牌子是挂起来了,但没有场所,不能开展活动。他就想建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但是没钱。
老年协会得到的第一笔钱是老人们的捐款。2001年6月份,黄武旺等人选择活动中心场所时,看中了村里的一幢老房子,但需4000元钱整修。老人们听说建活动中心,捐款积极性很高,黄武旺带头捐了100元,其他老人也你10元、他10元地捐开了,很快第一笔钱筹齐了。
为了开展活动,黄武旺将自己的2万多元积蓄拿了出来,把自己每个月的退休金也贴了进去,甚至把自己家的那头老水牛都卖掉了。钱还是不够,他就到财政、民政、文化等多个部门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多人为黄武旺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
老年协会会计黄进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十年间,黄武旺马不停蹄,共为老年协会筹集了30余万元。这些钱,为老年人活动中心输入了新鲜“血液”。2002年,活动中心买来了电视机、图书、娱乐设施等,建起了老年锣鼓队;2004年,活动中心建起了大舞台;2006年,建起了大厢房;去年,老年人活动中心正房建成。这里成为全村人活动的场所。
为了节省开支,黄武旺坚持自己能做的都尽量自己做。2004年建舞台时,老年协会在雷溪乡买了2吨水泥,黄武旺自己带头,和其他老人一道,用自行车将2吨水泥带了回来;2006年建厢房时,老年协会从鱼塘村联系了一批木材,黄武旺又借来平板车,和其他老人一道,自己将木材拉回来……附近村民看到黄武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事这样卖命干,都笑“黄家村出了个老傻子。”
还有更“傻”的事。去年,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正房的时候,当时已经82岁的老人为了省人工费,竟然自己爬到几米高的房梁上去,给房子盖瓦。
80余位老人共享快乐晚年
经过几年的发展,雷溪乡黄家村老年协会的会员由当初的4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80多人。在老年协会负责文艺活动的黄荣生老人告诉记者,老年协会现在成立了舞蹈队、龙灯队、狮子灯队、腰鼓队。老年腰鼓队的人数发展到30人,队员的服装及工具等全部由老年协会免费提供,今年老年腰鼓队还要扩大。记者在一间储藏室里看到,腰鼓、唢呐、二胡等乐器一应俱全。
谈起黄家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在这些年中发生的变化,村民们无不向黄武旺竖起大拇指:“这个会长确实好样的。”让黄武旺感到高兴的是,村里的老人们越来越享受他们的晚年时光,而老年协会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与十年前相比,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投入,老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现在,黄武旺每月能领到1000多元退休工资,自己用不完,就将退休工资用来补贴老年协会的费用。
八旬老人的热心肠
黄武旺已经年过八旬,但却始终有一副热心肠,村里的大事小情,只要他能办得了,找到他准没错。
谁家的老人生病了,他会带上会员去看望;谁家的老人过生日,他会带上贺礼去祝贺;谁家的老人去世了,他会以协会的名义送上花圈挽联;甚至哪家办酒席要借盘子借碗都可以去找他。
在黄武旺的带领下,老年协会不仅是带着老人家跳跳舞唱唱戏,他们甚至把公益事业拓展到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推进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卫生清洁”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调解民事纠纷等各个方面。老年协会成立后,黄家村的村风民风、环境卫生、出行交通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前几年,村里有位老人和他的两个儿子闹得不可开交。两个儿子都觉得老人重对方轻自己,都认为老人对自己不公,分财产不均,所以都不肯承担赡养义务。村干部几次调解都没有成功。黄武旺得知此事后,和协会的其他几位老人决定把这事儿“揽”下来。他们分别找到两个儿子,逐一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经过连续一个星期苦口婆心的劝导,两个儿子终于想通,心服口服地在赡养合同上签了字。
后来,邻里之间有什么小纠纷,大家都喜欢找到黄武旺;再后来,邻里之间连小纠纷也几乎没有了。但黄武旺并没有因此就闲了下来,他组织老人们一起积极参加“卫生清洁”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使黄家村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发生了巨大变化。还有一件事是当地村民一直记在心上的——他带领协会会员给村里修了几条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村民的出行。乡干部告诉记者,记者进村时走的那条水泥路,就是黄老带领大家一起修起来的。
黄武旺是一名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尽管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但他依然在为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忙碌着,他说:“只要我还能吃、还能走,就一定要继续干下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