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余江县的田间地头,处处活跃着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战役的火热身影,他们用真心、用真情,帮助贫困户落实一项项政策、解决一个个难题……
举办帮扶对象生日会的宣传干部
余江县洪湖乡东阳李家村56岁贫困户李炳冬,为人朴实憨厚。由于长期从事打石匠这一体力活,患上肺矽病,后又患上胃病,成为医院常客,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尤其是长期的病痛折磨,加之生活贫穷,李炳冬一直生活在自卑之中。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为此,县委宣传部帮扶干部吴茂兴决定从树立其对生活的信心入手。正好马上就要到李炳冬的农历生日了。于是,吴茂兴悄悄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
生日那天晚上,吴茂兴和同事们一起出现在李炳冬家。当大家祝福他“生日快乐”时,李炳冬眼角泛起了泪光。生日会上,能歌善舞的同事表演了《父亲》等节目。尤其是表演《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时,大伙儿就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样,心紧紧连在一起。最后,伴随着生日快乐的歌声,在帮扶干部和亲友的祝福声中,李炳冬许下心愿、吹灭蜡烛,度过了一个开心快乐的生日。之后,他整个人都变了,乐观、开朗,眼神里充满温暖。
或许是心情好了,生活也跟着顺了起来。恰逢全县村卫生院于6月份实行门诊统筹免费诊疗,每年能节省一笔费用。在吴茂兴的帮助下,李炳冬到省城南昌的医院办理了相关疾病证明手续,落实了门诊慢病报销,每年又至少可省下一两千元医药费。特别是其小儿子也在附近的工厂找到工作,既方便照顾他,每月又有1400多元的工资。
这一减一加,李炳冬一家的生活在帮扶干部的真情帮扶下越来越好。
情系挂点村的“第一书记”
“我当‘第一书记’,就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带领夏梓村脱贫致富。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一定会竭尽所能,做好每件事,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每一枪。”余江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杨溪乡夏梓村第一书记甘菊泉,到村里没多久就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
恰逢梅雨季节,贫困户邹富春的房顶连日漏雨,家里没有人可以搬瓦检漏,全家人只能对着屋顶“望洞兴叹”。老甘大清早买来片瓦,冒着雨爬上房顶自己动手,上墙、检漏、添瓦,用3个小时完成了房顶修补。邹富春连连表示感谢,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贫困户邹军荣的女儿即将高中毕业步入大学殿堂,可是因为家庭贫困,导致孩子不能安心备考,全家人都愁眉苦脸。甘菊泉听说了这件事,多次致电教育局咨询相关政策,几次跑余江一中进行对接,终于帮助成功申请了高考助学金。解决了后顾之忧,孩子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担任“第一书记”期间,甘菊泉总是说得少,做得多。他为夏梓小学“化缘”争取资助,帮贫困户找到失散40年的姐姐,替贫困户争取光伏改造项目,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透着“第一书记”甘菊泉对挂点村贫困户的关怀。
引领180余名村民共奔致富路的妇女主任
张单英是土生土长的余江县杨溪乡人。经过十年打拼,白手起家的她在晋江市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对家乡深深的情怀,使她拿出了近20年的全部积蓄回乡创业。
2013年,张单英带领乡亲们成立了余江县兴昌家禽养殖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就任合作社总经理,解决了15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每人每月增收1500余元。2014年,她又开创了江西种植藏红花的先河,利用农闲期的土地,种植藏红花20亩,仅此一项获利20余万元。藏红花试种成功后,她采取吸纳贫困户入股、务工就业等形式,带动3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如今,张单英又化身“爱心妈妈”,创办了余江县富昌儿童快乐家园,为周边49名贫困儿童筑起“新巢”,免费提供食宿、学习和游玩的场所。一有空闲,张单英就带着孩子们玩耍、下棋、跳健身操、识别农作物,并时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贫穷不要紧,只要有骨气、有上进心,农村娃娃一样可以飞得很高。
除了带领乡亲们致富,张单英还多次为家乡修路捐款,并组织成立了“巾帼舞蹈队”……
其实,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余江县可写的人和事还有很多。余江县5000余名党员干部正用自己的热血青春、韶华时光,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负重前行。他们脚步坚定,谱写着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奉献乐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