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进行时
——信江新区开发建设平稳快速推进工作纪实
站在信江之滨,与南岸的繁华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北岸的机器轰鸣。高楼在拔地而起,道路正四通八达,一座美丽的新城呼之欲出。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信江新区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一江两岸、一体两翼、四区合一”的战略决策,围绕“打造城市客厅,建设美丽信江”的总体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征地拆迁为重点,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千方百计“抢速度、破难题”,采取了“层层紧逼、倒逼互逼”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体制,在征地拆迁、净地交付、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征地拆迁快速推进
汪秋太是夏埠乡前汪村人,平时在外地做生意。自从该村整体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征地拆迁工作组成员第一时间联系到汪秋太,经过工作组耐心细致地工作,他主动回来和工作组签订了协议,并幸运地获得了优先挑选宅基地和店面位置的机会。随后,他主动要求尽早拆掉自己的房子,“这年底的生意好,我还要赶着回去多赚点钱呢。”
征地拆迁工作就是信江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攻点,搞好征地拆迁工作是信江新区开发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信江新区拆迁工作人员排除万难,谱写了一曲曲和谐拆迁的新乐章,征地拆迁工作快速推进。截至2011年底,信江新区范围内已征土地12535亩,累计完成净地交付9400亩,完成房屋拆迁签订协议623栋(户),拆除面积81891.09平方米,坟墓迁移2000余座。
国有土地房屋拆迁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信江新区在全市范围内抽调了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领导干部,组建了拆迁办公室和8个工作组,全部与原单位脱钩,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做好拆迁工作。拆迁办的同志本着“公开公平公正、依情依理依法、坚定坚决坚信、用心用时用功”的工作原则,全部身心放在拆迁上,放弃节假日休息,发扬“五加二”、“白加黑”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的作风,倾情投入、忘我工作,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集体土地征地拆迁方面,信江新区管委会组建了10个净地交付工作组,工作组通过进村驻点,吃住在自然村,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以心换心,将所有拆迁政策公示,公平合理地保障群众利益,切实解决拆迁户的住房、就医、上学等实际问题,赢得了拆迁户的信任。征地拆迁工作中,做到每天一总结、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核,以高负荷运转、超常规的工作,取得了征地拆迁和净地交付的重大进展。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站在信江大桥上,数十个巨大的塔吊映入眼帘,不仅冲击着你的眼睛,更震撼着你的内心。一个接一个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无论是在新鹰潭一中还是在信江北路;无论是在恒大地产还是在御龙湾,到处都是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这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得益于项目施工环境的保障。信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该区通过建立政警企联动机制、恳谈评议机制等形式,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对接、跟踪服务,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协调化解;同时通过强化整治措施,严厉打击涉及重点工程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强揽工程、阻工等行为,共破获涉及龙虎山北路、路网工程、鹰潭一中等重点项目施工环境的案件10余起,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项目进展顺利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已有十多个重点项目在信江新区相继开工并顺利建设。据了解,目前,“两池一堤一厂”建设顺利进行,西调蓄池181.6亩和东调蓄池242亩建设用地全部交付;城市防洪堤A、C标段用地380余亩,主体工程已完成;自来水厂用地51亩,工程进展良好。信江大市场(廉租房)215亩用地已经净地交付,51栋房屋已全部封顶,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路网建设方面,龙虎山大桥、信江大桥现已竣工并通车。路网一期、路网二期施工已全面展开并基本形成循环,路网三期建设顺利启动。杭长客专建设顺利进行,在信江新区范围内总长5220米,共征地达588.38亩,在全省率先完成征地工作。余信贵快速通道已全面完成征地任务。
市一中、恒大地产、影剧院改造(御龙湾)、龙虎山北路、步行街、华劲国际大酒店等项目陆续开工。市一中新校区用地322亩,目前已经建设围墙1000余米,学生公寓、实验楼、教学楼等设施建设已初现规模;投资20多亿的恒大地产,用地488亩,现已开盘销售。
此外,鹰潭大厦、信江市民广场、市文化艺术中心、信江新区医院、光华天裕房地产开发、信江新区供电等项目正在按进度实施。
失地群众妥善安置
群众是新区建设的主人,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是顺利推进新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信江新区始终把群众作为新区建设第一受益人,全力构建失地群众保障机制,妥善安置失地群众。
据了解,为切实保障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措施落实到位,信江新区一方面实行阳光征拆。从补偿政策的出台,到分配款的发放,从旧房的拆迁,到群众的安置,实行“三公开”“三统一”,即公开法规政策、公开补偿标准、公开时间节点;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一方面妥善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保障信江新区失地农民过渡期间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实施意见》等保障性政策文件,及时发放了2011年度过渡生活保障费,真正使群众尽快得到实惠,感受到征地拆迁带来的好处。同时,该区还积极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根据《鹰潭市信江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信江新区拆迁村民的宅基地及三产用地套房置换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保障性政策文件的有关规定,明确了被征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三产用地宅基地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切实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该区启动了8个完成净地交付自然村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工作,完成参保人数2853余人,参保率达99.9%;完成新农保缴费120多万元,参保人数为8815人,占应缴人口数的87.9%。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