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旗下的红色记忆:鹰潭区域的解放

2020年1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鹰潭日报 2011/6/28

鹰潭市现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1949年4月21日凌晨1时,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横渡长江战役的进行,鹰潭区域迎来了自身的解放。

一、贵溪县的解放。贵溪县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团和闽浙赣边游击纵队的进击下得以解放的。1949年1月1日,中共闽浙赣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把包括贵南游击队在内的人民武装力量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游击纵队。3月中旬,闽浙赣边游击纵队进入贵溪冷水坑。3月底,游击纵队兵分三路向上清、塘湾、文坊挺进,贵南山区呈现一派迎接解放的新景象。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挥师南下。国民党贵溪县赣东北青年服务总队副总队长汪怀仁见大势已去,加上共产党政策的感召,表示愿意向闽浙赣边游击纵队缴械投降。5月2日,游击纵队曾镜冰等领导会见了汪怀仁的代表,对汪的举动给予肯定,并责成汪部维护好贵溪县城的社会秩序。5月3日,游击纵队和平解放塘湾镇,为解放贵溪县城扫平了障碍。5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团两个营追击逃敌兵临贵溪城下,汪怀仁率部千余人投诚,贵溪县城得以解放。贵溪县城解放的消息很快传到塘湾,当晚8时闽浙赣边游击纵队副司令员陈贵芳要通了贵溪县城的电话,随后集合队伍连夜向县城进发,5月5日7时许,游击纵队踏上了贵溪城下的浮桥头,解放军第一一○团团长吴效闽亲自出城迎接,两军在贵溪县城大南门胜利会师。5月6日,贵溪县召开了5000余人的群众大会,庆祝贵溪解放和闽浙赣边游击纵队与主力部队胜利会师。5月7日,南下干部支队第六大队第九支队100余人接管贵溪县政权,宣布成立贵溪县人民政府。

二、余江县的解放。余江县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一部的进击和余江人民临时治安委员会的配合下得以解放的。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后,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各民主党派指示各级组织发展成员、策反国民党武装、迎接全国解放。2月,余江县城一些有识之士审时度势,纷纷潜往南昌寻找报效国家的渠道,余惠桑、许恕慈等人分别加入农工民主党、民盟等组织。4月,余江县农工民主党、民盟、民革等民主党派组织相继成立,这为5月份成立的余江县人民临时治安委员会打下了组织基础。

1949年4月下旬,胜利渡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开展追击作战。5月3日,国民党余江县政府彻底崩溃,县城已处于真空状态。为维持社会秩序,余江县农工民主党、民盟、民革等组织负责人召集各界人士商讨,决定成立余江县人民临时治安委员会,做好迎接解放军进城的准备工作。5月4日9时,解放军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先头部队由余江县人民临时治安委员会人员引导从东门进入锦江镇县城,解放余江。5月10日,南下干部支队第六大队第三中队100余人接管余江县政权。5月14日,在余江县城锦江镇中山堂召开庆祝余江解放大会,宣布正式成立余江县人民政府。

三、鹰潭镇的解放。鹰潭镇(今月湖区的前身)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师一部的进击和鹰潭镇各界联谊会的配合下得以解放的。

1949年4月底,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三野战军渡过长江后南下追击国民党军,鹰潭镇这个浙赣线上的军事要地就出现了紧张气氛,鹰潭镇镇长、镇民代表会主席等人先后逃跑,鹰潭镇的反动统治已基本瘫痪。作为地方上群众组织的商会,临时决定更名为“鹰潭镇各界联谊会”,维持地方治安。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师一部从万年南下追击国民党军,午后,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夏埠汪家的消息传到鹰潭镇。下午3时左右,“鹰潭镇各界联谊会”派出王阜福、汪明球为代表过信江迎接解放军。傍晚6时左右,解放军先头部队一个连分乘民船渡过信江,登岸后从大码头一路纵队进入街区,两旁群众热烈鼓掌致敬,鞭炮声响彻码头上空,鹰潭镇得以解放。5月7日,中共贵溪地委、贵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贵溪军分区主要领导人抵达鹰潭镇。不日,中共贵溪地方委员会、贵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贵溪军分区在鹰潭镇正式成立。      (市委党史办况建军供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