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校园,万物葱茏。带着钦佩、带着感动,笔者走近了贵溪二中这方沃土,走近了刚刚获得首届全省“十大人民满意校长”殊荣的张林奎。他和蔼的神情、可亲的笑容、朴实的话语,让我们一下就把他与该校所获得的一系列成绩连在了一起。该校连续十年中考成绩居贵溪第一,连续三年跻身全省一流学科竞赛行列。
他倡导: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
“为人处事必须谦虚,号令施政必须严厉,做工作必须耐心细致,抓管理必须扎实有效。”张林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无论教学还是学校管理,他都推崇 “一线工作法”,他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做到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由于“一线工作法”的坚持,贵溪二中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扎实有效,学校师生的管理、考核体系逐步完善。
要教好别人,首先自己要懂。张林奎积极参加进修和培训,增长才干,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争做学习型校长。他总是争取和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把它看成是自我提高、自我“充电”的重要途径。他先后参加了江西省完中校长培训、省骨干教师培训。同时,他还刻苦治学,钻研业务,撰写论文,著书立说,力做学者型导师。2002年他撰写的《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论文获全国三等奖,2003年11月他主编出版《贵溪二中30年》一书,2005年3月他被中国教育学会等五单位聘请为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 2004年10月,他又负责主持省电教馆立项的课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课堂的主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受到省里充分肯定。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学校的科研成果都取得喜人成绩,教师杨薇的电教录像课获省一等奖,一系列优秀电教论文、课件作品涌现。
他践行:彰显特色办学
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早在2000年,张校长走马上任时,他就提出“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的思路。
有了长远的办学思想,优质化的办学理念在心中扎下了根,还要有扎实有效的办学实践才行。张校长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他坚信“顽症再顽,必须施治,而且要标本兼治”。在学校管理上,他迎难而上,像解奥数题一样,条剖缕析。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沉淀、积累形成的,是在办学理念、价值取向、人才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研究、管理机制、教育风格、师生精神面貌等各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特性。张校长对能够体现办学特色的学科,加大建设力度,在这些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环境、学科梯队建设、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实验室等方面进行探索、进行创新。经过张校长多年的培育,贵溪二中现已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数量比较充裕、素质比较优秀的师资队伍。
他坚信: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一个学校的综合水平不仅反映在考试成绩方面,更反映在学科竞赛等方面,由于学科竞赛是真刀实枪演练的强手斗法,它是一个学校优质教学水平的体现。在这方面,张校长也丝毫不含糊。
他自我加压,率先垂范,担当奥数辅导总教练。尽管作为一校之长,事务繁忙,但他从不找借口,总是勇挑重担。他辅导的学生铭记着他的口头禅“难题再难,必须破题,而且要快速破题!”近5年来,他辅导的参加奥数竞赛的学生中,1人获全国一等奖,5人获全国二等奖,28人获全国三等奖,95人获省级、地级奖。在张校长的感召下,贵溪二中教师辅导员队伍阵容不断强大,学生参加全国竞赛共有101人获国家级奖项,另有985人获省市县奖项。成绩来自耕耘、源于汗水和辛劳,正是张校长的默默耕耘和付出,他赢得了赞誉,先后获 “江西省优秀教师”、“中国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全国数学教育优秀园丁”等十余项光荣称号。
在贵溪二中,无论成绩好坏,无论是否调皮,所有学生都是张校长的掌上明珠。他始终用真心去关爱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针对个别后进生,不仅不去责怪他们,反而对他们更加关注,在张校长的呵护下,一大批后进生赶上来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更加全面发展了。
蒸蒸日上的各项事业,捷报频传的竞赛成绩,贵溪二中实现了从普通的片区中学到省级品牌学校的飞跃。面对成绩,张林奎谦虚地说:“成绩属于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属于每一位同学,我为他们骄傲、自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