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制定了《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大市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支出。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年初按照规定全额预算的基础上,市本级财政又设立了财政研发投入资金,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全市有研发项目的规上企业约100家,占全市规上企业的34.5%,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列全省第一;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9件,同比增长38%,列全省第四。
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我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体、院校唱戏、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市共组建了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协同创新体等创新平台25家,市级创新平台45家。其中:以企业为主体组建了科技创新平台69家,以高校和科研院校为主体组建了中国信通院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国家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先进铜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铜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6家,基本实现了科技创新平台对我市主导产业的全覆盖。
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按照“人才跟着平台‘走’,平台围绕产业‘转’,产业推着经济‘跑’”的发展思路,我市出台了《鹰潭市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7—2020年)》《鹰潭市“鹰才计划”实施方案》《鹰潭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鹰潭市吸引高层次人才挂职锻炼工作方案》《乡贤回归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引才聚才行动。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2万余人,尤其是聘请和柔性引进了一批各类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以及多名院士,培育了一批市级以上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省级优势创新团队。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我市按照“又高又新”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全市创新驱动“5511”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1家。同时,我市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各地相应制定了有关加大研发投入的扶持和奖励政策,落实了有关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财政、税务等部门落实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4886万元,减免税款1221万元,市县两级财政配套奖励资金1232万元。
深化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我市制定了《关于改进加强市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实施了我市科技经费投入使用改革方案,改革科技经费的安排,50%的科技经费用于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奖励,50%用于科技金融,总经费的80%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强度,制定了《关于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暂行)》《鹰潭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重大科技发展引导基金使用意见》等一系列奖励优惠政策。
深入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科贷通”试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省、市各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作风险资金池,设立了鹰潭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为企业开展科技金融贷款,先后启动了3个批次的“科贷通”贷款,已为12家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近5000万元。鼓励企业吸引风险投资、天使基金、私募基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企业科技研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