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系列评论之二
在各地基础设施差距迅速缩小、政策优惠效应日益递减的新形势下,发展环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竞争因素。哪个地方发展环境更好更优,哪个地方就能占得先机,赢得竞争,获得发展。干部作风是发展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强化作风就是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共识共举。良好的干部作风能凝聚人心、焕发斗志,激发和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巨大发展合力。反之,则会挫伤人们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甚至窒息生产力的发展。
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加大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力度,“三乱”现象和各种违规问题有所遏制,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一些部门单位还比较突出。日前,市纪委通报了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贵溪市5起违反工作纪律的典型案例:上班期间玩游戏、不遵守上下班制度、上网看影视剧、上网浏览购物网站。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小节,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了经济发展环境,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面对鹰潭新一轮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干部以怎样的作风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全市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先抓环境、抓环境必须先抓作风的思想,自觉立足本职,认真履职尽责,以一流的作风创建一流的发展环境,为建设 “四个鹰潭”提供可靠保证。
抓干部作风,就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按照集中整治企业发展环境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充分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切实加强干部的学习教育,着力引导干部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活动,着力引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来,着力引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自觉以党纪国法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抓干部作风,就要提振干部的精气神。“找准病灶,方能对症下药”。我们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围绕行政审批,窗口服务,增加企业负担,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作为不到位等四个方面,认真查摆,制定针对性强的整改方案,切实加以整改。要通过整改,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的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在全市上下形成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在具体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强化责任,健全机制,提高效能。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小事做起,上班不迟到、早退,不中途脱岗,不用电脑玩游戏、炒股票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切实做到在位要在岗、在岗要履职、履职要尽责,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抓干部作风,就要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深层次因素,需要标本兼治,更需要长抓不懈。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是加强干部教育、促进作风转变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让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无处藏身”;要督查部门和干部的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检阅”;要引入“第三方测评”,开展“民评官”。同时,要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纪检的纪律监督、群众的社会监督、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通过以上措施,强化法律法规意识,让权力真正实现在阳光下运行,严格依法依规按政策办事,促使干部规规矩矩用权、真心实意服务,真正拆除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
发展是硬道理,环境是硬条件。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整治活动中来,牢固树立“优化环境是功臣、破坏环境是罪人”的意识,把“人人都是鹰潭环境、人人都是鹰潭形象”的思想落实在行动上,争做优化环境的模范和表率,以作风建设的实效促进发展环境的优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