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和鹰潭市委“全域一体、改革创新、优化生态、小市大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世界铜都、中华道都、智慧新城”的目标,纵深推进全市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着力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现将2018年以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帮扶政策保障。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在认真贯彻落实省“152条”及我市出台的28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围绕“精准、深入”,先后制定下发了《2018年专项行动工作要点》《鹰潭市大力发展物联网及智能终端产业若干政策措施(修订)》《鹰潭工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18-2020年)》《鹰潭市工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到任务清、时间明、责任实,实现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有机统一。二是强化人才保障。积极推进“鹰才计划”落地生效,增设铜加工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积极筹备成立铜产业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向省人社厅推荐申报江西省鹰潭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家企业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向省人社厅推荐黄俊军等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省政府研究审定。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市税务局狠抓77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从初创、成长和成熟期三个阶段为企业发展制定享受优惠政策“计划表”,确保纳税人对税收优惠应享尽享;市国土局通过积极下调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免收产业用地交易服务费、权籍调查费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1.67亿元;市供电公司通过落实省电价调整政策,减轻企业用电负担1.69亿元;市社保局通过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降低保险税费,少收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1.4亿元、发放各类补贴93.1万元;鹰潭农商银行累计开展 “转贷通”业务1568笔,金额90.53亿元;市商务局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开通中欧、中亚班列19趟,直接降低了外贸物流成本,扩大了对外开放度;贵溪市通过产业发展基金、应急过桥基金、短期流动资金借款等组合措施,累计为51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7.19亿元的融资担保,直接为企业减负6385万元;余江区制定了企业成本结构分析表,采取一企一策,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红利,目前在税费、融资、用工、用能、用地等方面为企业减负4.3亿元,争取项目扶持资金900万元;高新区用好担保公司、应急转贷、财园信贷通等平台为企业获得贷款5.2亿元,严格规范涉企收费,经测算预计为企业减负2亿元左右;月湖区积极落实一般纳税人转小规模纳税人政策红利,制定了资料传递机制,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目前已办理转型登记纳税人39户,共为企业减负8000余万元。全市相关部门取消、停征、减免1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减负1.3亿元;预计2018年,全市上下共为企业减负51.3亿元。
(二)开展精准入企帮扶。一是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定出台了《2018年工业企业精准帮扶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实行36位市领导挂点联系104家企业和36个项目,每个企业和项目由1个对口联系市直部门、1名联络员和1位责任领导,实现了一对一精准帮扶。二是开展专项金融帮扶。探索组建全市“1+N”全域发展引导基金集群,目前已有3支子基金项目投资获市投决会审议通过,承诺首期到位资金5.3亿元。组建了注册资金5亿元的工控公司,利用自由资金3000万元,探索开展了铜供应链融资服务试点,缓解企业购买原材料资金问题。全市共确立60家科贷通备选企业,发放科贷通贷款7317万元。市财政和市农商银行共同出资5亿元,设立了中小企业转贷基金,累计帮扶企业1092家,累计发放贷款资金66.85亿元,为全市中小企业节省“倒贷”成本近亿元,有效降低银行隐形不良贷款近5.5亿元。目前,正在着手研究增加转贷基金规模至10亿元。三是开展科技创新帮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四个一”工程,补充完善“鹰潭市精准帮扶专家数据库”,加强省精准帮扶专家顾问团对接,组织省、市专家入企帮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6个,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重点实验1家,省级科技协同创新体3家。争取第一批省级科技项目15项,发放帮扶资金3390万元,助推了企业创新发展。
(三)强化帮扶问题解决。一是畅通沟通渠道。在门户网站推出“企声通道”专栏,利用手机APP、微信、QQ等新媒体,加强与联系企业直接联系。二是多方收集问题。通过市领导及市直单位深入企业一线打捞问题,利用APP平台反映问题和省直挂点单位交办问题等多方位收集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及时了解企业发展难题。三是狠抓督办销号。对企业反映上来的问题困难、意见建议,市联点办强化分类、交办、督办、回访销号、通报等流程,做到及时统一受理,及时纾解企业诉求,确保所有问题件件有落实,件件有交代。目前,我市精准帮扶平台APP上受理企业诉求424个,答复率达100%。如:鹰潭市焙烤商会反映创新研发少,知名品牌缺,市场竞争弱等诉求,市委统战部、信江新区管委会、市非公办积极行动,狠抓落实,与南昌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贵溪市美纳途箱包有限公司反映关联企业蓑衣老农项目起步期,资金周转存在缺口诉求,经贵溪经开区多方协调,财园信贷通合作银行于2018年11月3日为其发放20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资金难题。
(四)强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开通企业网上注册登记服务。在全省率先设立不动产综合服务大厅,将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税务统一整合,实行“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部分登记事项立等可取、其他事项提速50%以上。二是推行全流程网上服务。全市首批30个单位的125项审批事项,通过共享数据信息,办事时间平均缩短至3个工作日,提速超过60%;现场勘测阶段平均缩短至1个工作日,提速80%。三是主动提供“三特”服务。根据重大项目及企业的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开通审批“直通车”,建立了三级联动的免费代办服务队伍,主动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提供“三特”服务(特别通道、特殊程序、特需服务),各部门承诺时限再提速50%。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市设立子公司,通过绿色通道,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全部审批工作。四是积极做好产业平台服务。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市电镀集控区、铜检中心、物联网研究院、铜拆解园、铜期货交割库、铜研究院等10多个公共技术研发、检测平台优势,最大限度发挥了降成本、优环境、促生产作用。
(五)加大工作宣传力度。为确保专项行动宣传取得实效,我们下发了宣传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采取近期重点宣传和远期长效宣传结合的办法,注重动态新闻与典型宣传相并重,对内对外宣传都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对内宣传有声有色。市属新闻媒体对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持续报道,对省市领导赴联点企业走访调研、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对专项行动的成效以及有关典型经验进行了深入宣传。做到了报刊有文字、电台有声音、电视有画面、网络有信息的舆论态势,共刊发相关稿件70余篇。二是对外宣传浓墨重彩。我们围绕专项行动的具体任务,精心策划,在中央、省直主流媒体刊发了一系列大稿要稿,使专项行动更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3月19日经济日报11版刊登了“改革创新促产业转型”的报道;6月9日在江西日报头版刊登“鹰潭高新区强化服务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的报道;6月19日在江西日报A4版刊登“鹰潭物流产业成蓬勃之势”的报道;1月6日在江西卫视《江西新闻联播》综合头条播出“江西工业增速居全国前列”,报道了我市降成本后工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今年在中央、省直主流媒体共刊发相关报道25篇。这些报道都生动的反映了我市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取得的实效,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投入到专项行动中的极大热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