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动铜产业发展纪实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世界铜都”的目标,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在做实平台、做优项目上力求突破,在壮大产业、做大企业上见到实效,努力构建集铜原料、铜冶炼、铜加工、铜贸易、铜研发、铜检测、铜文化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铜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10月,全市铜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0亿元,利税总额94亿元;电解铜产量86.5万吨、铜材产量190万吨。
创新升级 增强转型动力
日前,鹰潭市众鑫成铜业有限公司完成了超细铜合金镀锡线项目的研发,填补了我省该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投产后,企业产值增长了30%以上。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大环境和复杂的市场形势,是坚守还是转型?企业大多选择了像众鑫成铜业一样开拓新领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一组令人兴奋的数据。据统计,全市铜产业累计申请专利1100余件,已授权700多件,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现有高新技术铜企业10家,有11家正在组织申报,27家铜企业的31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基金扶持,50多项产品被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
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同时也少不了政府的引导。围绕培育创新支撑点,我市建成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使得铜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攻关能力大幅提高。并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体、院校唱戏、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模式,加强与浙江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推进铜科技研发中心、铜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目前,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形成85%以上产品检测能力。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组织科技攻关,累计开展铜产业技术攻关课题近100项,列入省部级攻关课题60多项。我市先后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铜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铜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称号。
绿色升级 发展循环经济
以创建国家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我市为铜企业发展插上绿色翅膀。在项目建设的源头上,严格执行“先算、后审、再批”的环保审批程序,加强项目的规划选址、环评、用地标准控制和安全条件审查,坚决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努力实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优质项目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
近三年,我市鼓励企业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共淘汰铜企业落后产能50万吨,年内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20万吨。同时,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铜企业原料供应,建成了内陆第一家、全国第六家圈区管理的铜拆解加工区,入驻拆解企业25家,15家拆解企业已建成并取得定点加工利用资质;铜拆解加工区二期工程、江铜再生资源30万吨拆解项目顺利推进。今年1-10月,铜拆解加工区进口固体废料3975标箱;与宁波港合作的“无水港”项目顺利通过海关和国检验收。今年3月,我市海关、国检正式设立,并先后与九江港、宁波港建立合作,打通了进口固体废旧物资“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快捷通道,实现了“口岸报关、属地验放”。
平台升级 拓展发展空间
在我市铜产业链发展图谱里,一条空间上凸显全域布局、要素上实现全域整合、资源上体现全域统筹三大特色的沿320国道铜产业集聚带初具规模。高新区重点发展铜基新材料和电线电缆研发生产,贵溪市重点发展铜冶炼、拆解及铜副产品加工,余江县重点发展铜加工及铜工艺品、家电涉铜材料深加工,一个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市域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描绘这一美好蓝图的,正源于我市加快了铜产业的发展升级进程,高起点编制了沿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大平台造就大发展,数字说明一切。今年以来,沿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新建亿元以上铜工业项目42个,总投资80多亿元,预计年内可投产项目15个,新增产值近70亿元。
12月1日,从上海期货交易所传来好消息。我市申请设立铜期货交割仓库正式批复,成为惟一一座设立铜期货交割仓库的内陆城市。新增一个繁荣铜贸易的金融高级平台,意味着不仅可拓宽我市铜企业电解铜购买渠道,降低物流成本,增强铜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还有利于实现铜期货与现货市场联动,带动货运、金融、商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铜现货交易中心筹建申报材料已通过省金融办审核,有望12月上旬获省政府审批。
随着总投资8亿元的320和206国道拓宽改造工程、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等项目稳步推进,我市园区平台建设工作正加紧完善。目前,鹰西湿地公园已初见雏形,电镀集控区即将投入运营,届时,全市工业园区可完成扩园升级7平方公里以上。
改革升级 强化服务引导
围绕破解制约发展升级的突出问题,我市坚持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突出在鼓励创新创业、理顺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等方面下功夫,打造铜产业“服务高地、政策洼地、投资福地”。先后出台了《关于全力打造沿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工业园区发展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实施了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发展升级、园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等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