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区惠民生 滨江舒展新画卷
——“十一五”重大项目系列报道之二十二
贵溪,信江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滨江,一个洋溢着诗意的名称。
近年来,贵溪市进一步搅动思想,深化思路,强化举措,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贵溪市实现GDP182.6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财政总收入26.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更加重视民生,新增财力八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尤其是滨江生态小区建设,贵溪市把该项目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推进。如今的滨江生态小区,400多幢新房鳞次栉比,让这座城市显得更加大气;300多户已经入住的村民笑逐颜开,让这座城市显得更加和谐。
生态小区应运而生
滨江乡苏门、庞源、其桥3个自然村同江铜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仅一墙之隔。为支持江铜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实现贵溪冶炼厂的持续发展,改善3个自然村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滨江生态小区应运而生。
这是一项宏伟的省、市重点民生工程,各级领导对滨江生态小区建设非常重视。贵溪市委、市政府派出精兵强将任小组长,抽调60多名干部到一线,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在最关键的岗位上。贵溪市财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及时向银行融资用于建设,保证建设资金需求。小区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三个村庄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为江铜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做大做强提供土地资源、优化外部环境,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是生态小区建设的典范,领跑鹰潭,领先江西。
干群一心共谋发展
滨江生态小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认识到,只有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工作才能越干越有成效。他们按照百姓的意愿和需求,扎实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五个月完成了安置点区域内220千伏、110千伏两条高压线23公里老线迁移、96基塔拆除及145基立塔、40公里新线建设;两个月完成了68万方挖方、71万方填方土石方工程;一个月接通了临时施工用水、用电;五个月完成了614户房屋基础工程;两个月内完成了3公里小区主干道路硬化;四个月完成了40公里排水(污)管网铺设。
为了小区早日建成,大家都是全力以赴。一度有20个小组,进村入户,思想工作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指挥部成员用真心、动真情,为过世老人做“孝子”,为病人做“护士”,为小孩做“家教”,为搬迁户做“搬运工”,陪村民干活、陪村民吃饭、陪村民聊天,攀农民亲、交农民友。真情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由起初的“村口堵、关门拒、见面跑”变成了“交口赞、见面笑、开门迎”,其乐融融。
征地拆迁工作直接决定城市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进程,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今年4月初以来,滨江生态小区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将个人任务进行量化,一户一策,实行日调度、日销号、日排名、日报告制度,每日进度报贵溪市委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长,让干部用数字说话,让数字为干部说话,通过考核排名,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日子过得飞快,因为每天都是忙碌的。”副乡长李志英这样道出了她的心声。目前仍有13个小组以“5+2、白+黑”的方式辛勤地工作,不懈地努力。滨江乡境内驻有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多年来,当地村民识大体,顾大局,对各企业项目建设给予了积极支持,为贵溪市经济发展默默奉献。其桥村民江有发深有感触地说,原来的丘陵、石头岭不见了,是装载机、运输车等帮我们开辟了新家园。
滨江生态小区建设走到今天不容易,这是干群一心共谋发展的结果。日前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贵溪强力推进滨江生态小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目前水、电、绿化、排污、路网等各项工程全面完工。此外,生态小区小学校舍已建到第三层,9月初可确保如期开学。
生态小区已成精品
是的,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搬迁安置点,这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贵溪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为了使搬迁新址既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又符合环保要求,该市不惜投资5000万元将四条高压线进行迁移、将五座山头夷为平地,在近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易其址,保证了选址的上风上水。
滨江生态小区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水平建设,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保持原生态,依托原有地形沿贵溪大道后退20米进行规划,采取四层联排安置模式,一户一宅,每户宅基地面积140平方米,每户房屋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330平方米,安置房“有天有地”,既保留了农民的传统情结,又充分同城市文明对接。
滨江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小区正在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
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漫步小区,心旷神怡。老百姓高兴地说:“我们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