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旅游促发展 创新管理面貌新
——龙虎山镇三年实现超常发展纪实
龙虎山镇——一个以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龙虎山为名的小镇,坐落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域,地域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委会、1个中心社区, 61个自然村,全镇人口2.3万人。
近三年来,随着龙虎山景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龙虎山镇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景区旅游支柱产业,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在经济实力、全力支持旅游产业、引导村民依法自治、打造“卫生清洁”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了超常发展。
转变增长模式,经济实力迅速壮大
“我是2007年底到龙虎山镇任职的,我记得很清楚,当年全镇的财政总收入才20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才156万元,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贫困乡镇。”龙虎山镇党委书记毛国寿告诉记者,“当时不少乡镇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千万元,我就想,为什么别人能够发展得这么快?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在巨大的现实差距面前,该镇党委班子进行了认真反思,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超常发展的道路,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毛国寿告诉记者,当时大家一致认为,要招大商、引大资,才能帮助龙虎山镇迅速“脱贫”。
然而,由于该镇位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该镇党委班子清醒地认识到,景区的支柱是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放在首位,重工业、大型加工业等都不适合在景区开展,这无疑给该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就在大家苦苦求索的时候,“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概念及时跃进了大家的眼帘。2009年1月,经过四方询访和认真考察,龙虎山镇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企业入驻——东方物流。
据毛国寿介绍,由于各地都在大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各有千秋,招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大家各自的“内功”,主要拼的是软环境,是亲商、安商、富商的诚意和实际行动。
据了解,从和东方物流签署合作协议到其正式开始运营创收,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到车辆审查、挂牌,毛国寿事事躬亲,并指派了专人为客商服务,对客商亲如家人,让客商宾至如归,不仅成功招商,而且让客商安心留下来发展,并能取得很好的业绩。
随后,恒辉竹木、雄帝陶瓷、华峰实业、汇通担保等数家企业成功入驻龙虎山镇。到2010年,该镇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492万元和2879万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了16.95倍和18.45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
服务重点项目,全力支持旅游产业
龙虎山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双冠景区,近年来,景区一方面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则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今年,景区提出了20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在龙虎山镇境内项目达14项。为确保龙虎山镇区域内的重点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该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景区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镇始终把景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征地当作大事来抓,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挂点包干,积极协调、主动跟进,千方百计保证项目用地的供应及时。今年以来,该镇先后完成了大道乾坤、生态养生园、206国道拓宽、四周集团以及多个旅游宾馆等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征用,共征用征收土地12宗,面积1804亩,实现林地流转2946.6亩,共涉及6个村委会27个村小组。
全镇党员干部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工作,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处理,既维护了普通群众的合法利益,又确保了工程施工顺利。如利用挂条幅、办板报等方式向群众大力宣传相关政策,积极引导群众站在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着力保护群众合法、合理的诉求,尽可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带去真正的实惠;对于在征地过程中出现的个别无理取闹、强阻工程施工的违法人员,给予了从重从快的打击等。今年来,该镇先后妥善解决各类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27起,确保了镇域内景区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无一起因处理不当的越级上访。
同时,该镇还大力扶持村民积极从事旅游业。截至目前,该镇共有船筏工、人力车工1000余人,摊点摊位数百个,农家乐旅馆饭店30余家。除此之外,该镇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采取承包种植、租地种植、给予补助的形式返补农业发展,在靓化、美化景区环境的同时,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现在,100余亩莲塘已经于今年初开始实施,美丽的荷花从5月开始,将一直绽放到10月;“新线路”两边的数百亩油菜种植计划也将在今年底开始实施,花期将持续到明年的4月底。
创新社会管理,引导村民依法自治
面对当前社会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龙虎山镇采取主要领导包片、班子成员包村、普通干部包组的形式,通过大力开展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畅通信访渠道、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等方式,大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高了执政能力,维护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近三年来,该镇始终把村民事务理事会作为开展好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大力加强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对全镇61个自然村的村民事务理事会全部配备到位。同时,该镇还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充分发挥村民事务理事会作用,组织村民对不愿干事、不想干事的理事会成员进行改选,今年以来共改选理事会成员10人,其中理事长3人,将真正能办事、愿办事、想办事、有威望的村民选举到村民理事会中。
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各村民事务理事会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如新农村建设、规范村民建房、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等。今年该镇共有17个新农村建设点,目前已拆除空心房78栋,露天厕所、猪牛栏等140余座,新农村建设紧张有序地进行;及时制止违法违规建设行为38起,强制拆除房屋13栋,审查出不符规范建房27户;半年来,共调处矛盾纠纷34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100%,做到了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
同时,该镇还进一步使信访渠道合理畅通,以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目前,共建立信访举报工作领导小组10个,专兼职信访信息员79人,实行了村、组及企业信访联动机制,形成了信访工作一盘棋的局面。上半年,该镇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件次,处理信访案件12起,结案率100%,实现了无集体访、无群体闹事。
加强政府指导,打造卫生清洁乡村
“卫生清洁工程真好,环境变得更美啦,我家农家乐生意也好做了,住我家的游客都说我们的环境比他们城里的还干净呢!”当记者问及“卫生清洁”工程带来什么变化时,龚店老钱村村民钱志远脸露喜色道。
自我市2008年提出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以来,该镇按照“坚守模式、深入推进、完善机制、创建精品”的原则,以自然村为单元,在政府指导、理事会有效组织下,各村统一建造了垃圾焚烧炉、每户统一挖建有机垃圾沤肥窖、统一配备1—2名卫生保洁员,指导村民自己配备“两桶一袋”,按照农村垃圾“2+5”处理模式,实行垃圾分类管理,无害化处理。
该镇首先制定并出台了《镇村干部包村挂点管理办法》,对各自然村配备了1名镇干部、1名村干部,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并相应出台了考核考评制度,按照每月不少于两次的考评,形成考核通报,考评结果直接同包村挂点干部的年终评先评优及福利待遇相挂钩。
其次,该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探索总结经验,改变了过去保洁员工资待遇低的局面,通过“从群众中收一点,政府奖一点,民政帮一点,社会捐一点,自然村出一点”的模式,大幅提高了保洁员待遇,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保洁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真正实现了全天候保洁。
同时,该镇通过在各中小学开设卫生清洁课程,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全面提升了农户的“卫生清洁”理念。该镇还通过划定卫生保洁责任区,开展农户卫生评比,形成了你评我督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仅今年上半年该镇已投入60余万元,打造了旅游沿线的15个精品点,45个普通点,全镇农村卫生清洁面貌为之一新。
看到现在全镇上下全新的面貌,毛国寿激动地告诉记者,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龙虎山镇终于华丽地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但这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建设和谐稳定乡镇的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旅游强镇两大战略,牢牢把握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服务大项目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抓好卫生清洁、水毁建设、危房改造、强基固本四大工程,在服务好龙虎山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