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精心的组织布展,鹰潭馆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上精彩亮相,为广大参观者奉献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浓郁的文化特色、独特的布展创意使鹰潭馆成为生态文化节上备受关注的展馆之一,馆内人流如织、好评如潮。
鹰潭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中心城市,因水而灵,因水而动,信江蜿蜒穿城而过,泸溪赋予龙虎山灵性,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着力打造显山露水、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亲水之城、善水之城。因此,我市的展馆以水文化为设计主线,贯穿整个展馆的每个环节。
“鹰潭馆巨型的四面外墙展示着鹰潭的美丽山水、城市风情,为大家展现一幅幅鹰潭城市画卷。外墙上绵延着的曲线,象征着河流的川流不息,与城市画卷相呼应,突出了鹰潭市的活力与对和谐生活的希望。”《江西日报》、《南昌晚报》、大江网、今视网、南昌新闻网、江西网等许多媒体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这里,称赞鹰潭馆是“一座流动的水中之城”。
纵览鹰潭馆,你会发现绿色是底色,是基本色,从绿色龙虎山秀美风光,到绿色展位、展台和灯箱,处处可见绿的踪迹,完美诠释了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生态中国,绿色江西”的主题。记者现场采访了南昌大学和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她们在参观我市展馆时说,鹰潭馆满目葱绿,感觉清新自然,特别是展馆的外观呈流线型,富有水的动感,令人赏心悦目。
鹰潭馆将历史悠久的手工锻錾铜雕引进展馆,现场演绎,将行为艺术“铜人”真人秀引进展馆,让人大饱眼福,深深感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代文化的时尚性、多样性。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在参观了手工铜雕后大为赞赏,翘起大拇指说:“很有特色!”江西财经大学的谭教授告诉记者:“我去过龙虎山,山清水秀,很美!鹰潭馆突出了大自然的绿色,彰显了鹰潭和谐之美。同时,又将自然的、传统的文化精髓与现代的、时尚的表现手法相结合,营造出层次丰满、令人称奇的文化氛围,令人流连忘返。”
鹰潭馆的铜制宫灯、“铜人”秀、手工锻錾铜雕现场表演等参展内容都成为参观者关注的焦点,成为拍照留影的重点。由于人太多,参观者不得不排队等候拍照。一位美丽的火车动车乘务员喜滋滋地贴着明光烁亮的铜制宫灯拍照,然后又赶紧“抢”位,摆POSS与“铜人”合影。她满面笑容地说:“鹰潭馆太好玩!太好看了!这铜灯和‘铜人’好难见到的,我要拍照片带给同事们看看。”
鹰潭馆观赏性和参与性、互动性并重的布展设计带给参观者全新的感受。
鹰潭因铜而旺,铜文化元素在鹰潭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挖掘铜艺术、发展铜文化、弘扬铜文化,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鹰潭馆铜文化元素比重较重,“铜之光”为五大展区之一,全面展示我市以打造绿色铜都为主题、全力建设世界铜都取得的成果。《江西日报》、江西卫视、江西广播电台、《江南都市报》、《经济晚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等媒体都饶有兴致地报道了我市展馆的“铜人”秀、手工锻錾铜雕,报纸上还刊登了“铜人”秀照片。《经济晚报》记者汤洪、江西卫视五套余记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鹰潭馆通过实物和现场秀等多种形式,直观地、形象地反映铜文化,很传神,令人难以忘怀,印象很深刻!
鹰潭馆另一令人感慨和难忘的展示内容就是由我市承办的第十三届省运会的精彩、圆满、成功。我市展馆在面积达16平方米的LED屏上循环播放省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恢宏的场面、优美的音乐、大气的场景无不牢牢地抓住参观者眼珠,吸引无数参观者驻足观看。省委、省政府接待处一位姓胡的同志在观看视频后激动地说:“由于工作关系,我多次去过鹰潭,对鹰潭也略有了解。省运会之际恰逢我有公事无法去现场观看,这次看了视频感到很震撼!鹰潭一个人口百万的小城市,省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水平之高、规模之大、效果之好确实没想到!太不简单了!”
龙虎山申遗成功、大型畲族山歌戏《七彩畲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综合金奖、《旗帜》荣获我国“五个一”工程奖等等都让人没想到,但是,鹰潭人民做到了!这其中蕴含着鹰潭人团结、拼搏,奉献、创新的文化精神。
“非常有个性,文化气息浓郁。”“集中反映了鹰潭的城市风情、文化魅力,令人震撼。”在鹰潭馆,参观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徜徉在鹰潭文化长河中,体会着、感受着鹰潭山水文化、道教文化、铜文化、城市文化的无穷魅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