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陈兴超
编者按:为促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市上下进一步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市委书记陈兴超同志亲自撰写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一文,现全文刊登如下。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的战略任务,迫切需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进智慧和奋斗力量。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并强调,“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它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行为标准、思维模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与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动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加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修养。
就我们鹰潭来说,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要结合鹰潭实际,大力加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增强全市人民热爱鹰潭、建设鹰潭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们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进行富裕、秀美、宜居、和谐新鹰潭建设的伟大实践,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都迫切需要通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迫切需要我们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弘扬本地特色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四个鹰潭”、打造鄱阳湖生态区璀璨明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奋力开创我市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领导干部,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带头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而且可以使领导干部立德明智,提升个人修养和内在气质,树立合理的价值选择和正确的工作理念,形成较高的人生境界,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和领导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完成社会担当。
领导者的魅力来自于他的影响力,而影响力不可能靠权势和行政命令,而是要靠非权力因素,主要是靠个人的德行操守和能力水平,这种非权力影响的成效如何,与领导干部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了领导者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同时也展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魅力。有的领导文化修养不高,又不注意学习,经常说陈旧、空洞的话,个别人甚至离开稿子讲不了话。群众讽刺他们“认识问题没深度,处理问题没风度,解决问题没力度”。这样的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缺乏威信,很难有效行使领导职责。群众最喜欢既有正气又有才气的领导,他们讲话内涵丰富、语言精彩、思想深刻,让人心悦诚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不断拓宽人文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广博的学识,形成复合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保证政治上的坚定、道德上的纯洁、领导能力的提高,做一名适应时代要求、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领导干部。
鹰潭作为道之源、铜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自然遗产地,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比较优势。商代中晚期的角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文化、千年天师府、道教发祥地……等等,无不说明鹰潭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无限。作为鹰潭的干部,特别是外地来鹰工作的干部,对这些独具鹰潭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深入学习、了如指掌。在对外介绍鹰潭的文化特色时,要能够做到如数家珍,绝不能数典忘祖、一问三不知。这样才能树立鹰潭干部的良好形象,才能广泛宣传鹰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