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龙虎山景区旅游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金秋的龙虎山天高云淡,山丹水碧。继摘取世界自然遗产桂冠后,景区又收获着沉甸甸的真金白银。每天,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一业兴,百业旺,景区农民安居乐业,农副产品身价倍增,农家乐红红火火。如今,旅游业已成为景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他们依靠旅游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农民实现本土就业
天门山景区,生态环境好,负氧离子高。山下有个村子叫熊家村,那里翠竹幽幽,碧溪潺潺。每年夏季,这个“避暑山庄”住满了来此消暑纳凉的客人。8月28日上午,“薛老爷酒家”的客人正在打牌、品茶,薛老板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端上一碟花生、泡上一杯蜂蜜茶,一会儿帮客人挑选山货。薛老板说,现在生意好,一天能挣300多元。熊家村家家户户都种了纯天然无公害蔬菜,不少人家还养了蜜蜂。现在,该村90%的村民都搞起了农家乐,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周小花是龙虎山镇蔡坊村村民,这天,她正在自己的摊位前忙活着。她在龙虎竹筏码头河对岸摆了一个摊位,生意不错。周小花所在的村子山清水秀,过去村里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现在,村里男的做筏工,女的摆摊、拉黄包车,不少家庭搞起了农家乐,赚了个盆满钵满,家家都盖起了小洋楼。
看到家乡的变化,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到村里,纷纷亮出“泸溪人家”、“山里人家”、“龙虎山珍”等好记又顺口的招牌,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经营旅店、餐馆和商铺。头脑灵活的舒财福又在龙虎山游客中心广场附近开了一家蛮大的土特产店,在宽敞明亮的店里,有的客人在挑选山货,有的拎着板栗、香菇、山楂等土特产品尽兴而归。
景中有村,村中有景,这是龙虎山景区的特点。为了让旅游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村民,景区多渠道就地安排村民就业。现在,观光车乘务人员、导游员、船筏工、环卫工等从业人员大多是本地农民,600多名筏工中,95%是泸溪河沿岸村民。这些村民加入到景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成为公司大家庭的一员。龙虎山镇口上舒家村村民舒佳艳,20几岁,已是个“老”导游了,她爹也被安置在景区做环卫工,晚年生活不用愁。“像舒佳艳那样一家好几个人在旅游公司上班的可不少,现在景区和村民融为一体了。”龙虎山旅游公司总经理余家毓如是说。
土特产成为抢手货
发展旅游业,不仅使当地村民有事可做,还使农产品不出家门就变成了商品,直接面向市场,而且身价倍增。
景区的妇女们忙完农活,就在景区摆摊,或卖水果或做小吃生意,每天也有不错的收入。在仙水岩景区内,小摊小点就有100多家。心灵手巧的村妇们拿出了看家本领,做出可口的凉粉等小吃招待客人;有的则进山摘些山桃、柿子等应季水果,还有一些村民则把自家地里种的黄瓜、西红柿等新鲜瓜菜摆上了摊点。
天门山景区气候适宜,柿子、核桃、山楂、蘑菇等水果及农副产品十分丰富。以往由于交通不便,许多农副产品都是自产自销。现在,宽阔的公路直接通到了农民的家门口。过去上清的道香米每公斤不到3元,现在经过包装,每公斤可卖到6元多;板栗、鸡蛋等过去是留着自己吃,现在已成为游客的抢手货。景点上,现炒的喷香板栗、刚起笼的新鲜粽子、盐爆的土鸡蛋等,游客们不仅抢着尝鲜,还大袋小包捎回去。
畅游在旖旎的泸溪河上,你会看到另一道风景—— “水上超市”。所谓的“水上超市”,其实是龙虎山当地的农家妇女将一些小商品放置在小竹筏上,向乘坐在船筏上的游客兜售,所售商品有茶叶蛋、板栗粽、瓜果、竹制射水器等。兜售的都是附近农民家自产的东西,价廉物美。许家村村民许丽梅利用家传的手艺,在无蚊村景区开了家作坊店,专卖豆腐脑。她做的豆腐脑又嫩又滑,口感好,深受游客喜爱,一天下来能赚好几百元呢。
农家乐挂上了星级牌
钱志远是龙虎山镇钱家村的农民,几年前就办起了农家乐,取名“志远人家”。由于操持得力,2009年,鹰潭市旅游局授予他“二星级农家乐”牌匾,管委会还对“志远人家”等几个做得好的农家乐业主各奖励1万元。龙虎山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也给老钱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这几天老钱格外高兴:“去年,政府奖给我10多万元进行房屋改造,你看,现在我们家漂亮多了,客人比以前多多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
近年来,龙虎山景区大力扶持农家乐项目发展。一方面,加大对农家乐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组织农家乐经营户赴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等地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加大对农家乐的管理力度,制定了完善的农家乐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从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特色餐馆、规范服务等方面加强规范管理。同时出台奖励政策,开展星级标准评审活动,给农家乐定级挂牌,激发了农家乐业主的积极性。
“以前只听说大酒店挂星级牌,如今咱农家乐也挂上了星级牌,这样不但管理规范了,知名度也提高了,而且生意更红火了。” “山里人家”老板熊小春的劲头更足了。你看,龙虎山申遗成功后,游客中心附近的菜馆、酒店、土特产店等相继开张了30多家。
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同时,景区又投入资金对100多家农家乐的接待设施进行改善升级,将农家乐客房改造成标准间,每间配有卫生间等设施,使农家乐上档升级,向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如今,景区已有10多家农家乐因接待上了档次,除了承接旅游团队、散客住宿之外,还成为省内外各大院校学生来龙虎山实习写生的专业接待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