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互联网+”打造社会服务升级新跳板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6-01-19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南城县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大力建设“互联网+学校教育”、“互联网+城市管理”、“互联网+文明创建”、“互联网+党的建设”、“互联网+社会管理”等,打造社会服务转型升级新跳板,深受群众好评——

插上“e翅膀”:密切干群关系 

群众有“窝心事”,通过网络信访,插上“e翅膀”,足不出户就可以把问题反映给政府或各级部门。近年来,南城县以互联网为支撑,构建了县委书记实名博客、县长信箱、行风热线、党建微信群、QQ数字城管等平台,让它们成为群众的“倾诉站”、“解难处”。同时通过媒体予以公告,群众可以随时通过发帖、拨打热线电话、编发手机短信等方式,在问政平台表达自己诉求。

当前,该县141个“连心”小分队、近1000名党员干部正下到各村组进行精准扶贫,县委组织部门积极创新思维,引进微信功能,通过微信互相晒、互动学,实现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亲密、即时接触。与此同时,引导“连心”小分队成员对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并及时建立了处理和反馈机制,对群众及“连心”小分队成员的普通咨询事项和诉求,由专人即时在线解答;对较为复杂的事项,则转至分管领导或挂点领导批示办理,力求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在微信群运行的短短4个月中,共收集各种意见建议800多条,为群众解答难题700余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QQ数字城管:提高管理效率 

南城县结合城市管理工作特点,依托现代网络科技,创新打造“互联网+”城市管理模式,先后开通建立了“QQ数字城管”工作平台、网上执法办案系统、信息网、微信公众平台、“我是城管志愿者”微信群、县乡两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微信群等六大网络平台,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提高了管理效率。

“建立城管工作QQ群、微信群,利用‘互联网+城市管理’能够将声音、文字、图片等信息迅速传递的特点,大大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做到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该县城管局局长章小平向笔者介绍说。以前市民在某路段发现路灯不亮,可通过电话投诉到县城管部门。城管部门接报通知路灯管理所后派出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察看情况,决定怎么修复。回去向有关领导汇报,领导决定后再组织相关人员、带着相应的工具和物品到现场修复。有了“QQ数字城管”和“我是城管志愿者”微信群后,督查员或市民将情况上报后,由于地点、问题细节等要素清晰,还附有图像或录像,怎么修复、换什么型号灯罩等一目了然,直接指派到相关部门处理就可以了,缩短了时间周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面貌,改善了城市品质。

网上晒微课:共享服务资源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服务资源开始出现,这些资源大多集中在优势单位,但相关的服务需求分散在广阔的空间。如何解决这样的供需矛盾,使整个经济社会的成果能分享到每一个角落,成为“互联网+”的时代使命。

这些年,南城县许多中小学运用“互联网+”教育,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带来教育模式的新变革,在加强家校交流、沟通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传统课堂“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延长课时”、“加班加点”等弊端,让课堂“活”起来。“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落后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该县实验中学校长吴小文对教育资源分享作了许多思考。为拓宽学生学习渠道,该校教师将自己的“绿色生态课堂”录成录像,制成微课、无声模拟展示课等,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上晒课,在“班班通”里上传。这样,不管哪里的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

特约记者 揭方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