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诚信”加油 为“廉洁”护航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2-08-14

——资溪“三公”消费一体化监管体系建设采访感悟

实施“三公”消费一体化监管体系建设的本质意义是什么?它将给商家的经营理念和公务部门廉政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样的疑问,8月8日,记者随市纪委廉政室的工作人员来到资溪县采访。

“作为商家,列为‘三公’消费定点单位之后,我们除了改进硬件设施,还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更加注重诚信服务。”

“对于机关单位来说,能让我们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防止奢侈消费,堵塞腐败漏洞。”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声音。

自今年初启动“三公”消费一体化监管体系建设工作以来,资溪县强化领导,规范运作,大力推进,经过认真调查摸底,5月中旬,确定共有145户商家具备定点消费商家竞标资格;6月底,经严格评审后,124户商家最后确定为“三公”消费定点商家,其中定点接待餐饮店54家、住宿宾馆11家、公家定点维修厂7家、公务用品定点采购店52家。随后,监管软件安装、人员培训等工作相继开展,“三公”消费一体化监管体系建设高效推进。

记者前往资溪县纪委采访,听完有关负责人介绍后,来到县行政中心廉政广场文化宣传长廊前,有关“三公”消费监管体系建设的内容赫然在目。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要求……建设“节约消费、支出合理、控制有力、监督有效、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

定点消费商家的设施、服务、信誉如何,这是实施“三公”消费监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列入定点消费商家的老板,他们对这项改革有着怎样的期待?

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县城建设东路的大觉山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产品展示店,该店作为全县52家公务用品定点采购店之一,其经营的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当地土特产品,还有一类是根雕产品。公司总经理张建跃是一位40开外憨厚朴实的汉子,他对记者说,公司目前开有9家产品展示店,其中县城2家,大觉山景区7家,展示的都是当地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张总坦陈,被列为“三公”消费定点店,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公司更注重产品品质,注重诚信经营了。他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只见上面印有8个醒目的红字:耕耘良心,经营诚信。这是公司的核心理念,也是企业的文化灵魂。“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对得起‘三公’消费定点店这份荣誉,才能承担得起这份责任,才能维护资溪旅游产品的信誉,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张总还兴奋地拿出一份发言稿给记者看,原来县里要召开“三公”消费监督一体化建设推进会,他要作为商家代表发言,发言稿主题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杜绝价格欺诈,做到诚信经营。

公家定点维修是“三公”消费的内容之一。随后,记者走进位于鹤城工业园的资溪财富汽车贸易公司车辆维修中心,眼前有不一样的感觉。厂房里看不到油污和尘垢,显得干净整洁。客户休息室窗明几净,墙上的汽车维修零部件价格一目了然,服务大厅墙上还张贴着相关部门聘请的监督员的照片和联系电话。公司负责人曾建平向记者介绍,自被评为“三公”消费定点维修店以来,公司加大投入,新购了升降机、改造了烤漆房、安装了摄像头,优化了服务,扩大了规模,企业由二类维修企业晋升到一类。同时还安装了POS机、税控装置、“三公”消费监控软件。“现在,汽车维修实行公务卡刷卡消费,不用现金交易,结账更加方便!”“维修单位必须要维修清单、税控机打发票、监督小票‘三票’合一才能报销,从根本上堵住了资金使用的漏洞,为‘廉洁’上了一把安全锁。”随行的资溪县第二纪工委书记、“三公”办副主任周长生接过话茬。

“‘三公’消费一体化监管体系建设是公务部门资金管理使用上的一项机制创新,它规范了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预防了腐败,同时定点商家由公开招标评审方式产生,并实行动态淘汰制,这也引导商家的经营理念发生变革,规范服务成为他们的自律之道,诚信经营成为他们的自觉选择。”资溪县纪委领导如是说。

看来,“三公”消费一体化监管体系建设不仅是反腐倡廉领域的一项创举,更是诚信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诚信社会建设的一记妙招。

黄初江 记者 饶建明 潘四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