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城河东万亩荒山变工业新城记

2020年1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5-04-01

华丽的转身

三年,平整土地7000余亩,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多元;落户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1家,已建成投产10家,其中不乏投资30亿元的飞达钢业、投资20亿元的联益电子等工业大项目。这是南城河东工业园自2011年底启动建设以来交出的一份答卷。

百闻不如一见。3月24日,记者驱车前往河东工业园采访,从南城县行政中心出发,十几分钟过去,眼前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笔直的工业大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一栋栋标准厂房错落有致,没有任何烟囱,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

“好大啊!这是河东工业园?”记者不禁发出感叹。三年前,记者来这时,这还是一片荒坡,山头林立,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没错,这就是河东工业园。如果等这里全部建成,相当于再造一个南城。”陪同采访的南城县宣传部陈干事说。

三年,南城河东万亩荒坡华丽转身,崛起工业新城。

背水一战的拓荒之旅 

2011年底,当市委、市政府吹响打好“三大战役”、建设幸福抚州的号角后。作为抚州的一分子,如何在这场战役中突围,形成赶超之势,成为摆在南城县决策层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南城虽然是鱼米之乡、麻姑胜地、运输大县。然而,说起工业,南城人却底气不足,没有像样的园区,没有拿得出手的大项目,没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使得南城的工业在步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仍呈现“先天不足后天亦缺乏补养”的状态。

怎么办?

“高标准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园区,承接大项目,植产业之‘树’,造企业之‘林’。”南城决策层开始发力——在东临鹰瑞高速、南至天井源乡良湖村、西止盱江河、北达福银高速的区域内,规划了1.2万亩河东工业园,并成立了推进河东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副主任。随后,一场围绕1.2万亩河东工业园区的建设迅速展开。

面对园区内林立的山头,南城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全力以赴。“一天一车炸药,1000万元一座山,我们真的是‘愚公移山’。”县里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因为炸山成本高,园区用地成本达到每亩16万元。为了支持园区建设,县里因此砍掉了数个5000万元以上的城市建设项目。

三年下来,巨变显现,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多元,完成征地9000余亩,平整土地7000余亩,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以及与济广高速连接线相接的4.5公里工业大道、横跨盱江的河东工业大桥等一批重大设施先后建成。

工业大项目来了 

河东工业园被南城县委、县政府寄予了工业腾飞的厚望。但腾飞需要平台上真正的主角——企业来支撑。

为此,该县按照平整一片、建设一片的思路,一手抓平台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全县组织了16个招商团队,瞄准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5个重点区域,围绕机电机械、高档轻纺、循环经济、五金建材、食品医药五大重点产业开展蹲点招商。

而当时还处在建设中的河东工业园,如何吸引项目落地?

“当时企业去了安徽、九江等地考察,最后选择南城,不仅看中的是南城的区位优势,更看中的是南城干部忘我、没日没夜发展工业的激情,看中的是‘保姆式’的服务态度。”投资20亿元的联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总说,“企业2012年9月签约,当年11月开工建设,2014年1月一期工程竣工并投产,建设速度令人吃惊。去年企业实现产值近2亿元,选择南城没错。”

为了让企业安心落户、安心发展,南城县建立了“企业特派员”制度,挑精兵强将深入企业,主动帮助解决企业在建设、投产后遇到的难题。

“我们企业用电量大,为此南城政府为我们企业专门建了一座35千伏变电站,企业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7个月。”投资30亿元的飞达钢业企业技术负责人龙雄威如是说。

正是这种扶商的有力举措,让联益电子、飞达钢业、卓成纺织、大林实业、倍护日用品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纷纷落户。园区出现了基础设施推进与企业建设齐飞的局面。至目前,园区落户亿元以上企业21家,已建成投产10家。

而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南城工业迸发出了强大的后发优势。2014年,该县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45家,过5亿元的企业有3家,过10亿元的企业有1家,工业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8家。

产城融合展新颜 

“工厂是无烟无尘的,不像以前,一天工作下来,身上沾满油污,现在干干净净上班,干干净净下班,厂里比家里还干净。今年下半年儿子就要上小学了,而园区新建的小学就在上班不远的地方。”联益电子员工、来自湖北的黄国府以前在南昌工作,自从来到南城后,他就喜欢上了这里,把老婆孩子接了过来,准备扎根南城。

该县按照“园中建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坚决将有污染的企业拒之门外,抬高企业入园门槛,提高土地利用率。该县制定了《2014年规范工业项目入园投资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用制度强化管理,对企业入园条件从投资总额、投资强度、建筑密度、上交税金等四个方面进行规范,投资额必须在亿元以上,投资强度必须在亩均300万以上,建筑密度必须大于60%,容积率1.0以上,正式投产后亩均税收必须达到6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如今也不再与园区“绝缘”。该县把公租房建进园区,服务对象为企业职工,让他们有家的感觉。目前,占地面积48亩、总建筑面积达32600平方米、共736套的园区公共租赁房已建成投入使用。

而专门为河东工业园区配套建设的占地面积600亩的凤凰新城已颇具城市风范,目前新城道路已投入使用,商业综合体基础工程已完工,广场、小学、幼儿园等正在加紧建设,一座能容纳3万人,集行政服务、酒店商务、教育医疗、生活住宅、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新城已初具雏形。

河东工业园,这片昔日的荒山岗,如今不仅成为平坦的工业战场,还是宜居的新城区。

陈兆龙  元明辉  记者  付文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