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黄夯实“三大战役”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1-12-20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吹响“三大战役”的号角后,宜黄县委积极策应,并着力在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上下功夫,确保全县的“三大战役”取得实效。

抓基层、打基础,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决战“三大战役”的凝聚力。该县认真组织实施“优化环境促发展、创新管理保平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打好“三大战役”的创新力和战斗力。该县通过举办各类报告会、学习班、研讨班等形式,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投身“三大战役”,服务“三大战役”,建功于“三大战役”,形成“人人都是‘三大战役’的参与者,个个都是‘三大战役’的战斗员”的良好局面。同时,该县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抓好整顿一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组建一批新经济组织党组织、打造一批基层党建品牌、培养一批创业致富党员、培植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并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三大战役”中的现实表现、工作业绩列入创先争优评比表彰活动的重要考核内容,以“三大战役”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还广泛开展“我为三大战役献计”的征集活动和以“赛干劲、赛质量、赛速度、赛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四赛争一流”活动,注重在“三大战役”一线培养、发展党员,调动每一名党员参与、服务“三大战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党员争当“三大战役”先锋,推动了“三大战役”的有效开展。

抓班子、带队伍,提高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决战“三大战役”的战斗力。该县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围绕发展选干部、选好干部促发展,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决战“三大战役”中有舞台、有干劲、有作为。该县在抓好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突出干部的实践培养。选派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园区重点企业担任特派员进行培养,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培养锻炼,并分期分批选派没有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县直单位(部门)机关干部到园区企业等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培养了全县干部决战“三大战役”的能力。同时,该县注重在“三大战役”的主战场选拔任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着重选拔在“三大战役”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用好决战“三大战役”的功臣。此外,该县对乡镇党政正职和县直关键岗位干部实行重点监督管理,强化中层股级干部的监督管理,统筹抓好其他干部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三大战役”中的“中梗阻”。理清了决战“三大战役”的路障,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优服务、建机制,发挥了人才队伍决战“三大战役”的驱动力。该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构建了“三大战役”的人才保障。该县突出“两区”建设、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抓好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推行“项目+人才+智力”模式,柔性引进一批“三大战役”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短缺的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同时,该县统筹做好“三大战役”中各类人才的服务管理,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机制,注重加强与在外高层次人才的跟踪联系,引导宜黄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和在宜各类人才为家乡“三大战役”献计出力。此外,该县积极创新“三大战役”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优化了服务“三大战役”的人才发展环境。

由于该县为决战“三大战役”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三大战役”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年9月以来,该县签约工业项目21个,签约投资总额25.1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32.3%;主营业务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32.5%;出口总额3350万美元,同比增长75.6%;上交税金9250万元,同比增长27.8%。 

(黄殷夫 张学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