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加快发展步伐
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019万元;县财政按照重点集镇300万元、重点村100万元、乡镇50万元、垦殖场25万元的标准安排镇村联动建设资金;实施6个省级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今年东乡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开展强基固本工程,推进农村全面发展。
乡村面貌大改善
“全乡开展垃圾专项治理,村里成立了监管理事会,垃圾终于有人管了。”近日,东乡县珀玕乡笔村村民艾有传在自家屋后看到挖掘机清理垃圾时说。艾有传十分支持垃圾治理,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为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珀玕乡全力开展垃圾专项治理活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各村配齐生活垃圾治理设施,组建卫生保洁员队伍。同时,乡里建了无害化垃圾焚烧炉(填埋场),将收集后的垃圾进行焚烧(填埋)处理。据珀玕乡乡长陈小华介绍,近年来,乡里加快了民生工程建设,去年乡里建了敬老院和中小学师生宿舍,今年正在新建乡卫生院和中小学教学楼。
为快速推进乡镇镇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东乡县加大了投入力度,坚持财力反哺“三农”。去年,该县投入8000万元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和61座一般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投入9000余万元实施3个中小河流治理和3个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改造鹰东线(王桥段)10.3公里、县乡道路7公里、村组公路80公里、农村危桥32座;治理水土流失1.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安排土地开发项目14个,新增耕地面积近1500亩;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新建垃圾池1300个、沤肥窖900余个。对72个村点实施新农村建设,改水3500余户,改厕3400余户,硬化道路87公里,并对517个村点开展了“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建设成果。
干部作风真转变
“医保、新农保等事情办理程序简化了,有的环节可以请镇村干部代办,比以前办事方便了。”珀玕乡莲塘村坎头村小组村民李米辉告诉记者,乡里给村里派了驻村干部,随时都找得到人。乡村干部还经常上门家访,既宣讲政策又加深彼此了解,增进了感情。
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东乡县一方面配优配强村级干部,在全县村组班子成员中下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手册”3000多份,人手一册;完善村级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农民群众都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同时按人口区划科学配置村级干部职数,在农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素质高具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能人”治村。另一方面,该县加强干部管理和培训,建立健全考勤、留宿、请销假等制度,要求各乡镇实行严格的上下班签到制度,所有干部每周在乡镇住宿不得少于3天,并利用干部驻乡镇期间进行集中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农业产业快发展
“农业产业发展对于农村发展十分关键。”王桥镇党委书记艾胜群说,镇里杨梅产业,去年由于天气不好,杨梅一度滞销。为解决杨梅销路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等问题,镇里今年成功引进一家杨梅酒厂,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目前,正积极引导镇里的杨梅种植企业发展特色杨梅农家乐、杨梅园生态游,实现转型升级。
为解决该县农业发展路子不广、遇到瓶颈的现状,东乡县按照“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化农业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抓好农技培训,促进土地流转,解决融资难题,保证农业产业有序发展。去年,该县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外调勘测任务;有序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重点打造了润邦农业和裕林茶花两个示范园;建立“财政惠农信贷通”平台,发放贷款32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31.02万吨;生猪饲养213万头、出栏136万头,种植木薯6万亩、蚕桑4.3万亩、蔬菜8.7万亩,新增花卉苗木4000余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新增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总数达103家,总量保持全市第一。
李辉明 记者 曾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