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今年以来,临川区纪委始终保持对腐败问题查处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季度共受理信访举报件59件,立案39件。其中自办案件22件,贪污贿赂类案件11件,大要案11件,科级干部案件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人。其中给予开除党籍处分9人、留党察看处分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人。
聚焦主业,办案力量明显增强。该区纪委以内设机构调整为新起点,积极思考,主动作为,聚焦中心任务,把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一是领导力量集结集中办案。落实领导评点案件制度,经常听取案情汇报,协调、督办重要事项,对复杂案件统一协调,统一指挥;领导班子成员都担任工作片长和副片长,亲自指挥重要案件的查处,在职责范围内全力支持查办案件工作。二是机构设置优先优化办案。在内设机构调整过程中,注重加强参与直接办案机构的设置,深化改革调整后,10个内设机构有6个内设机构参与直接办案,参与办案的内设机构现已立案10件,占自办案件的45.4%。三是人员力量配优配强办案。在机构调整过程中,优先考虑执纪监督人员的配备,仅内设机构人员参与直接办案的人数达到18人,占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总数的64%;在工作轮岗过程中,做到配优配强办案人员,将7名办案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到办案一线,在查办案件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突出重点,案件质量明显提升。该区纪委紧密结合反腐败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了办案重点,迅速行动,在短时间内突破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一是重点查处了重要岗位的违法违纪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了发生在领导机关和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的案件。如区直单位原局长黄某收受贿赂30万元、区直单位范某挪用党费累计36万余元等典型案件。 二是重点查处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坚持把群众关注点作为查办案件工作的着力点,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查办案件的重中之重,查处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件。如荣山镇村书记徐某贪污17万元、温泉镇村书记张某挪用征地款32万元等典型案件。三是重点查处了失职渎职的典型案件。积极开展“责任追究年”活动,以查办失职渎职案件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及时关注新闻媒体监督、关注社会舆情动态,掀起“责任追究风暴”,并已对5名党员干部失职渎职行为立案调查。
创新机制,办案效率明显提高。为克服人员少、人手紧缺的现实情况,有效应对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后的高信访现状,该区纪委审时度势,积极畅通群众信访通道,多措并举创新办案工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查办案件的效率。一是实行了全员办案机制。在内部推行了干部轮岗,组建了4个工作片,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增强机关科室与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关联度,有效整合内部办案资源,保证了办案工作健康运行。二是推行了案件“评点”机制。坚持每个季度落实一次案件评点,通过领导评点、专家评点、模拟评点、交叉评点、有效破解了查办案件力量不够、能力不足、业务不精、效果不好的难题,有力地促使优质案件率大幅攀升,有效地提高了大家的办案能力和水平。三是实行了协作办案机制。加强了同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配合,优势互补,促进了案件的查处。四是实行了交叉办案机制。制定《交叉联合查办案件暂行办法》,明确了交叉办案的条件、审批权限、方式方法等规定,进一步整合了办案资源,提高办案效率,增强基层纪委突破案件的能力,严防“关系案”和“人情案”的发生。五是推行了全员接访机制。针对农村“两委”换届后高信访的实际,制定了全员接访工作制度,积极推行了“九访”工作机制,畅通了信访渠道,有效地破解了群众“久访”的难题,及时收集了有价值的案件线索。今年自办案件中就有6件案件线索来源于全员接访。六是建立了办案安全机制。对照中央、省市等上级纪委办案安全标准,成立了查办案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督查,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制定下发了《办案纪律“六严禁”》等13项制度和要求,全面筑牢了办案安全工作的制度防线,确保了办案“零事故”。
(陈满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