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日峰镇新华村开展基层组织年活动纪实
明媚的夏日,记者驱车前往黎川县日峰镇新华村,但见道路两旁的农田里稻浪翻涌,成片的烟叶吐黄,芳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辛勤的村民或给稻田施肥,或于烟田采烟,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村庄里,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农家小院宽敞整洁,一座座白墙相映的楼房,与连接各家的整洁水泥小道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小山村宁静和眭的图画。谈起新华村的变化,村支书肖华清打开了话匣:“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新华村在省政协包村工作组的指导下,开展了一企联一村、双代服务、三评党员等一系列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干部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换来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企联姻”助发展
每天吃过早饭后,湖一村小组的潘莲华就与丈夫一起到附近的康舒陶瓷公司上班。下午5点下班后,两人又回到家耕种4亩责任田,栽种自家食用的蔬菜,生活过得有节奏有规律,潘莲华说,“村里把我们介绍到厂里务工,增加了我们的收入,现在我们俩人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的生产和家务。”
新华村位于县城东南部,人口1080人,党员39名。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围绕争创“五个好”党建示范村目标,积极探索基层组织深化创先争优新举措,立足地处城郊优势,与康舒陶瓷公司党支部开展“一企联一村”活动,经常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村里举办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近两年,该村向康舒、环球公司输送务工人员400多人,为企业解决招工困难。同时,康舒公司以“四共四互”为主要内容,发挥企业项目、信息、技术、资金优势,帮助新华村引进项目、资金,提升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目前,全村已种植烤烟400亩、商品蔬菜120亩、南丰蜜桔720亩、油茶300余亩、经济林木4200余亩。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9560元。
“双代工程”办实事
5月上旬的一天,付家湾村小组付细仔要上户口,打电话找村委委员卢海龙帮忙,卢海龙二话没说,带着村里的印章,与付细仔一起赶到镇派出所,帮助办理相关手续。村主任蔡根华说:“村民有补办二代身份证、小孩上户口等事情,只要一个电话,村干部都会及时帮助代办。为群众服务,群众也会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干群关系十分融洽,村里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该村开展以“民事代办、民情代诉”服务的“双代工程”,在村里设立便民服务站,村小组设立便民服务点,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深入群众中倾听诉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当好惠农政策宣传员、产业调整指导员、群众事务代办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今年以来,该村通过跑项目、争资金,先后在7个自然村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六改四普及”工程,修复、兴建灌溉渠道2000余米,铺设村、组水泥路11.6公里,村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在主攻“三区”(园区、城区、景区)建设中,新华村被征用土地1800余亩,未发生一起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全村呈现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评党员”强管理
5月12日夜晚,持续的暴雨冲毁了蔡家湖村小组排上段一条长7米、宽5米的出村公路,村民出村受阻。村主任蔡根华得知后,立即带着4名党员赶到被冲毁路段,先用树木架起临时便桥,让急于出村务工经商的村民通过。尔后,叫来一辆农用车装上砂石,4人奋战了一上午,将冲毁的路段填平修复。蔡根华高兴地说:“服务好村民,4名党员在年终群众代表测评党员时,可以赢得村民的一票。”
新华村积极推进镇党委制定的村级干部“定岗、定责、定权、定薪”的四定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规范村级班子建设机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全面落实“党员承诺制”,根据党员履行承诺情况,采取“群众测评、党员互评、支部点评”的方式,对每位党员的“先锋创绩”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按测评分值从高到低,将得分及评定情况在党务公开栏中予以公示,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争当先进的意识。
熊云 许金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