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市检察机关的报道
广昌县委书记江晓斌对广昌县检察院的评价:县检察院工作有特色、有创新,能够紧贴县委中心工作,体现广昌检察特色,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值得县直各单位学习借鉴。
检察官在鹰瑞高速施工现场帮助解决法律问题。
近年来,广昌检察院按照“瞄准新目标、使出新干劲、创造新业绩、再铸新辉煌”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亮点工作带动全院工作,通过认真履行检察职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在大局中找位置,在服务中争主动,在有为中求有位,做到人人是检察形象、案案是公正载体,彰显了当代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维权”,给未成年人一片蓝天
该院青少年维权岗工作在“红”字上下功夫,在“宣传—预防—帮教”上创出了我市在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品牌,先后受到中央综治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团中央的表彰,获全市杰出青少年维权岗等多项殊荣。
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检察干警从“爱”出发,从“帮”入手,积极探索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挽救、教育的新思路,不断拓展维权形式,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唐某的儿子唐小某亲眼目睹其父杀人的整个过程,给其造成极大心理伤害,辍学在家。该院检察干警一方面加强与唐小某所在学校的联系,帮助他重返校园;另一方面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帮助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在检察干警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重返课堂的唐小某安心学习,成绩优秀。自青少年维权岗建立以来,该院共帮教10余名涉案未成年人,其中有一人考入大学。
“预防”,促政务公正廉洁
该院结合广昌莲文化资源,提出“以莲为载体,扎实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工作方法,将预防工作巧妙地融入到广昌的地域文化当中,使预防工作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该院在全市建立了首个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以全新的视觉感观,使每位干警都受到心灵震撼,增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该基地创建以来,已接待各级参观人员300余人。
同时,该院还积极主动开展预防工作,改变工作方法,变事后预防为提前预防,变个案预防为过程预防。去年9月,该院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村委会干部有贪污征地款的嫌疑,经初查,该院发现正在施工的某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未经土地主管部门批准私下与村小组达成征用土地协议,并且将征地款支付到该村小组个人帐户上。该院及时将这一违法行为及其后果告知该高速公路指挥部,使问题得到及时查处。事后,该高速公路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握着检察干警们的手说,感谢你们的法律支持,通过你们的帮助,及时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评鉴”,保监所监管秩序
在押人员在看守所内吵闹、打架斗殴等不服管教,违法违规的行为,是困扰监所检察部门的一个难题。为此,2007年8月开始,该院尝试推行在押人员羁押表现纳入量刑建议的评鉴制度,并积极与该县法院、公安局等部门多次联系沟通,联合制定《在押人员羁押期间表现评鉴制度的实施办法》和《在押人员羁押期间表现考核标准》等具体操作办法。据统计,自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广昌县检察院通过评鉴制度,共对14名在押人员向法院提出了量刑建议。法院已审结12名,并对其中10名的量刑建议予以采纳,依法对7名表现好的在押人员从轻判处,对3名屡次违反监规、悔罪表现差的在押人员从重判处。该院的这项做法曾在《检察日报》刊发后,在全国检察机关引起较好反响。
“信息机制”,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涉检上访问题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不仅关系到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为此,广昌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控申“窗口”作用,创建了三种信息机制,即涉检上访信息收集机制、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外部信息通报机制,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中。近两年来,该院共向公安、国税、土管等部门移送来信来访案件13件,平息了2件重信重访案件,实现了赴省赴京零上访。
谢兵 朱金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