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南城街头,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常看到挂“闽”字头车牌的车辆驶过,其实这是闽商在该县投资兴业的缩影。
眼下向莆铁路已进入全线测试阶段,预计9月底正式开通。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敏锐的闽台客商早在该铁路动工之初,就嗅到了商机,把包括南城在内的江西当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生产基地……自2008年以来,作为向莆铁路新设站点之一的南城,已经吸引了27家闽台企业相继入驻,投资规模达17.04亿元。
江西飞龙鞋业有限公司2007年落户南城。日前,记者在该企业生产车间采访,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我们的产品全部销往美国,是沃尔玛的核心商品供应商之一,还是欧洲最大的鞋业贸易商之一的Novi直接供应商。”刚来南城指导工作,结束了一次例会的福建新翔龙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锦棠向记者介绍,他们在福州有3家鞋厂,每家鞋厂都相应配套生产基地,江西飞龙鞋业就是其中的一个基地。
“晋江、莆田、石狮制鞋企业太多,工厂招工极难,企业只能向外转移。”当问及为何把生产基地建在南城时,陈锦棠说,南城离福州仅420公里,当地劳动力较多,向莆铁路将在南城设站,这使生产基地选址毫无争议。
在南城建生产基地是不少闽商的共识。江西同昌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系列驱虫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枪手、超霸、李字蚊香等热销产品有不少是他们代工贴牌生产的。该公司副董事长郑志旭是厦门人,每个月要往返赣闽一次,每次耗时约6小时。“南城是物流大县,交通便利,这使公司在碳粉的采购中有优势,且劳务资源丰富,招工没有很大的困难。”郑志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企业负责人对向莆铁路保持高度关注,他们最关心的是物流成本。
“我们生产的鞋运往福州,平均每天往返一趟,除公司自有货车外,还需另雇车,运费开支挤占了利润空间。”江西飞龙鞋业总经理周达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2年他们仅运费就花了80万元,“等向莆铁路开通后,一定会和铁路部门联系,咨询铁路货运的价格,看是否有合作空间。”他说。
而江西同昌实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志旭则表示,原材料大部分从福建三明、泰宁、长汀等地运来,每个月运量约600吨,待向莆铁路开通后,如果铁路价格更有优势,肯定会考虑走铁路运输。“我们厂里六分之一的工人是福建人,向莆铁路开通后,他们回家的路就更近了”。
翻开南城投资指南宣传册,你会看到这样的表述:“南城交通网络发达,已形成铁路、公路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灵活的交通方式。”交通区位优势是该县招商引资的一大卖点,向莆铁路又是这一卖点中的亮点。该县招商局副局长周鹏辉告诉记者:“我们掌握的公路运输成本市场价为:南昌至厦门约170元/吨。今后的铁路运价应该会比这个低,以后在新的投资指南宣传册里一定要增加这点。”
“福银高速、济广高速与206、316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在南城交会贯穿,今年9月底通车的向莆铁路与规划中的鹰汕铁路、吉武铁路在南城接轨,今后这里将成继鹰潭之后赣东又一个交通枢纽。”周鹏辉表示,“向莆铁路将为南城构建起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因此在建设期间就吸引了众多闽台客商前来投资建厂。”据初步统计,自2008年以来,先后有27家闽台企业进驻南城,如今这些企业已建成投产,厂房遍布该县多处工业园区。
记者发现,闽台投资项目以第二产业为主,涉及电子、服装、旅游开发、茶叶生产、化工等,投资客商有4家来自台湾,其余23家全部来自福建,总投资规模达17.04亿元,实际进资约7.3亿元。
“南城可以说是闽台企业把生产基地迁往江西的一个缩影。”在采访中,许多人都这样认为,以往很多台资企业从广东进入江西,从福建进入江西的较少。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的提出,加上赣闽山水相依,为江西直接融入“海西经济圈”提供了基础。“台湾是研发中心、福建是整装中心、江西是生产基地”的产业梯度转移正逐渐形成。而南城,正是这一波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驿站”之一。
袁辉翔 记者 揭方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