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漫步崇仁县六家桥乡,“联动”的风景接二连三: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集镇大唐集镇傲然崛起,格外显眼;环境整洁、风光旖旎的秀美村庄镶嵌沃野,随处可见;高效环保、科技领先的工业企业热气腾腾……六家桥乡把镇村联动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不光图“面子”漂亮,更重“里子”厚实,实现了百姓房屋和庭院美化与基础设施完善、集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大唐集镇傲然崛起
风景优美的六家桥乡和谐广场令人眼前一亮,这里处处彰显理学文化和人文情怀。墙壁上的规划图赫然进入眼帘,核心是建设大唐集镇,集镇一侧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另一侧发展工业、物流、商贸等,着力把六家桥乡打造成工业园区休闲“后花园”。
镇村联动建设,规划是灵魂。该乡把规划放在首位,把“联动”元素体现在规划中,做到集镇规划与发展相统筹、村庄与集镇规划相同步、镇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体现出全域规划、整体布局、镇村联动。
规划设计上的精益求精是镇村联动取得成功的关键。该乡多次聘请专家对集镇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本着尽量优化而少留遗憾的原则,依托该乡在抚八线、县工业园区和抚吉高速连接线上的区位优势,以大唐集镇为中心,把方圆2公里范围内的15个村组纳入城乡一体化范畴,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使之成为环绕集镇的耀眼“群星”。
该乡积极引入城市化管理机制,制定《集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居民文明公约》等一系列乡规民约,让居民有章可循;积极推行新村管理模式,成立新村社区管理委员会,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将镇村联动与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活动场所等民生工程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积极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使群众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工业强乡奏响序曲
推进镇村联动建设,该乡思路清晰:镇村联动不只是把集镇扮靓、把农村变美,还应该加快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此,该乡结合自身良好区位优势,按照“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力促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搭建产业平台。
崇仁县工业依托抚八线建设发展,抚八线穿境而过的六家桥乡受益明显,迅速成为崇仁县的新型工业强乡,除麻鸡、烟叶和苗木等农业产业,还有变电设备、化工、纺织、金属加工等四五十家工业企业。该乡主动融入县抚八工业长廊建设,服务园区建设,全力招商引资,带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的强劲发展,支撑了农业的稳步推进,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大大提高,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洗脚上岸”,成为当地二三产业的生力军,全乡有近千农民成为园区企业的产业工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入住大唐集镇,该乡投入资金,启动抚八线景观提升、农贸市场扩建及长圳湿地公园、和谐广场建设等数十个项目,同时,对集镇所在地的大唐街道进行亮化、美化、绿化,提升了品位,完善了功能,集镇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常住人口增加了近千户,带动了集镇商贸的繁荣,发展农家乐十来户,集镇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工业和农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镇村联动建设,加速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使集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大大增强,大唐集镇成为聚集人气的福地、旺盛商气的宝地。
干群关系其乐融融
该乡把镇村联动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路径,要求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进村入户,为民办实事,帮民解难事,促进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乡每个村都设有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他们每天走村串户服务乡民,为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该乡还从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工程入手,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农林水工程和道路建设。去年以来,全乡完成60多项民生工程,包括水库沟渠除险加固、村组水泥路面硬化、中小学改扩建、敬老院改扩建、饮水工程等。村民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水泥路、住进了明亮房,纷纷称赞:“镇村联动真好,村里的路好走了、环境变美了,农民的生活更舒心了!”
崔伟群 陈胜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