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开展专项集中整治“中梗阻”活动纪实
“该作为不作为、不该作为乱作为”。这种典型的“小鬼难缠”现象,如今在宜黄县再也难觅踪迹。今年来,该县把股级干部中存在的“小鬼难缠”现象,当作阻拦经济发展的“中梗阻”进行集中整治,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取得了明显成效。
“谁破坏环境,谁就是宜黄发展的罪人”
“在优化发展环境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谁在工作中拖拉懒散、办事扯皮、吃拿卡要,在发展环境上出现问题,我们就要重拳出击,不管是哪个单位哪个人,都要‘黑面铁腕’,从快从严从重查处。”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在5月14日全县股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这段讲话,至今仍然让参会的股级干部音犹在耳。
近年来,该县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内设机构测评、政风行风评议、股级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等系列措施,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但是,少数股级干部缺乏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对服务对象态度生硬,处事分亲疏,人为设置一些障碍,搞一些不正当交易等,不仅破坏了部门和行业的风气,影响了宜黄形象和干群关系,而且严重阻塞了经济发展正常通道,损害了经济发展软环境,挫伤了经济主体的投资热情,成了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为进一步提升股级干部服务中心工作的综合素质能力,坚决杜绝这种发生在股级干部身上的“中梗阻“现象,该县举办了一次为期3天的“优化发展环境,杜绝中梗阻”专题培训,对全县680名股级干部进行集中 “洗脑”。
这不仅是该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股级干部培训,而且与以往培训班不同的是,白天是党政领导及学者专家为学员讲课,晚上则是学员根据白天授课内容,结合本职岗位特点开展分组讨论,谈体会、谈打算。同时,为不让培训流于形式,各单位均指定一名副职领导带队,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安排专人全程跟班管理,县党政领导和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均参加了晚上讨论,实际参训人数达1000余人。此外,该县还将股级干部在讨论会上所做的承诺、学习体会、意见建议等内容下发至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客商企业。“谁优化环境,谁就是宜黄发展的功臣;谁破坏环境,谁就是宜黄发展的罪人;谁无所作为,谁就是宜黄发展的庸人。” 经过集中“洗脑”,这一观念很快在该县股级干部中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
“投资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落实到哪里”
为确保整治“中梗阻”专项活动顺利开展,该县对项目攻坚和创业服务实行问责问效问廉,切实做到“投资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落实到哪里”。
该县制定下发了《整治“中梗阻”实施方案》、《宜黄县机关效能责任追究办法》,把服务态度差、工作纪律涣散、办事拖拉、政令不畅等造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现象的十种行为,明确为专项整治的工作重点;全县具有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的各部门、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企事业单位、乡(镇)站(办、所)等行使公共权力部门及重要岗位的中层干部和窗口办事人员为专项整治重点对象。同时,对整治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均作了周密的安排,建立健全了行政问责体系,明确了县纪委监察局为责任单位,对“中梗阻”问题投诉进行专门受理、专项查办、跟踪督办,加大对过错责任的追究力度,促进股级干部履职尽责,提高操作力和执行力。
该县还组织全县40个单位和部门及100余个重要股室进行公开承诺,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并在县政府网站设置了“中梗阻”行为投诉举报邮箱,向社会公开了投诉举报电话。与此同时,该县充分发挥70多个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12名效能监督员的作用,重点对股级干部服务招商引资、服务社会、服务本职工作、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以及依法行政等五方面进行明察暗访,切实把机关股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完全置于阳光监督之下。专项整治开展不久,就有两名股级干部因收受企业“红包”被监测点举报,该县以最快的时间对此进行了立案调查,并在全县进行了公开通报。
“查处就是服务,加大查处力度就是最好服务”
“不换状态就换人!”“查处就是服务,加大查处力度就是最好服务!”这已成该县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的最新理念。
该县明确规定,凡被举报投诉并经查实或在明察暗访中发现有“中梗阻”行为的,除对责任人予以批评教育、效能告诫、通报批评、组织处理乃至党纪政纪处分外,还要对责任人单位的分管领导给予通报批评。该县纪委监察局也充分发挥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的职能,切实加大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查处整治活动重点范围内发生的案件,突出查处企业反映较大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违法乱纪、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等方面的案件。今年1至7月份,县纪委监察局共立案查处3个职能部门4名股级干部,调整股级干部职务4人,对2名股级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气正风清好扬帆。“中梗阻”被打通了,“小鬼”也不再“难缠”了,如今该县已逐步建立起投资放心、经营安心、办事顺心、生活称心的优质发展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引来了更多的外商到此投资兴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县工业园区入园工业企业105家,其中投产企业81家,在建企业24家,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286万元,同比增长71.9%;主营业务收入179975万元,同比增长71.9%,上交税金9983.11万元,同比增长167.9%;安排就业13313人,新增642人。
汪月清 熊瑞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