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可及制高点
多媒体车载音响、电脑时尚发光键盘、LED电子玩具……一件件看似普通的电子产品,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元素。抚州高新区十余家电子信息企业正是凭借不断创新的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重大项目引领产业发展
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如果亦步亦趋跟着别人后面,时刻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占领市场前沿,引进重大项目,引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高新区决策层的共识。
2013年2月,深圳森松尼集团进驻高新区,成立江西森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研发和制造键盘、鼠标、音箱等电脑配套产品,项目总投资10亿元,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拥有102台配有机械手的全自动注塑机、3条SMT(贴片机)生产线、14条键盘鼠标组装流水线。在各方努力下,该项目成功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高新区的“深圳速度”。旗下四大品牌产品(森松尼、力拓、朗森、天脉)畅销国内外。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产4000万套键盘鼠标和30万个高档机械键盘的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以上,上交税金5000万元以上。
比森科先期进驻的抚州双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是由江苏吴江双菱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家专业生产电源产品的企业。刚落户时,公司只是租赁厂房生产,2010年,公司扩大生产,投资2500万元在高新区兴建厂房,主要生产磁芯、铁氧体贴片电感、绕圈电感等产品,产品外销比例约占40%。
“要建就要创一流。”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传勇的豪气源于他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心。迪比科总投资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达产达标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上交税金5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900个。一期主要产品有数码相机电池、摄像机电池、手机电池、平板电脑电池及移动充电设备等,2013年底投产,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到欧洲、北美等地,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0多万元。作为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迪比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研发队伍,新产品开发紧跟市场步伐。在该公司二期14号、15号厂房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调试生产线。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6月份将完成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生产达到设计要求后,每天产能可达30万安时。
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生命力
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赋予了企业更强的生命力。江西金比电子有限公司是较早落户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其一期工程为小家电生产项目。为拓展企业生存空间,企业进行技改扩建,所有产品均通过ROHS环保测试,并通过UL、VDE、CSA、CQC、CE、SGS等认证,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11幢标准厂房共16.5万平方米近期将封顶,另外还有研发中心、电子商务大楼等,公司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公司负责人指着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工地告诉记者。江西森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巨无霸”,其精心打造的电子产业园是由深圳森松尼集团牵头,汇集了广东电子行业的精英企业——深圳鹰星科技、光韵达光电科技、奥威斯电子、鸿信科技、泰通科技等企业共同投资创建,主要产品为年产500万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同时生产显示屏、电脑适配器、充电器等其他电子产品,最终建成供应链一体化、产品配套齐全的综合电子产业园,成为电子智能产品的研发中心和生产中心。
在稳定现有成熟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上,将新兴电子产业作为发展突破口。去年11月25日,高新区科技孵化基地,江西德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此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30亿元,在科技孵化基地租赁厂房先行实施半导体新材料和超高纯材料两个关联度高的生产项目,待用户认可后,再利用自建厂房与MO源光电材料生产项目一并实施。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打破了美、德、日少数国家的技术垄断,将成为引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的基础性龙头项目。正如一位市领导所言,这对提升高新区乃至抚州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据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5年内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10年内可实现百亿级的年销售收入。
技术上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高新区电子产业迅猛发展。目前,高新区已投产电子信息企业共有12家,今年1—2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2亿元、税金210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1%、43.1%。
詹临福 记者 刘忍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