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川:山野香榧香袭人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5-07-09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激励下,黎川农民掀起了栽种香榧的热潮。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黎川香榧种植面积扩大至2万亩,香榧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宠儿——  

近年来,黎川县大力发展香榧产业,引进江西森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黎川县森冠香榧专业合作社”和5个分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推进香榧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香榧种植面积达2万亩,计划至2020年,香榧种植面积达5万亩。

山野植下“摇钱树” 

6月24日,笔者走进黎川县宏村镇香榧产业基地,只见成片的香榧幼苗长势喜人。宏村镇孔洲村村民朱子华正在自家的山头上接受技术人员的指导,他说:“我这35亩山地全部栽上了香榧苗,15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年售果可分红17万元,这香榧树可是我们农民的‘摇钱树’啊!”

据了解,通过嫁接种植的香榧苗3年就可结果,按香榧鲜果6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初产期亩均产量60公斤,亩产值可达3600元;以后产量逐年递增,15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6万元,而且香榧生命力极强,产果期通常有五六百年。

黎川开始推广栽种香榧,是2012年的事。当年9月,该县主要领导率宏村、樟溪等5个乡镇党委书记赴浙江诸暨考察香榧产业发展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们认为黎川发展香榧产业有基础、有前景、有空间,决定把香榧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培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江西森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成立“黎川县森冠香榧专业合作社”,公司无偿向农户提供香榧苗和全程技术服务,农户以山场入股进行年度分红。2012年底,宏村镇种植香榧500多亩。2013年,宏村镇流转山林面积8000亩,257户农户以土地流转入股。2015年,该镇香榧种植面积已增至1.3万亩。

小县打造大产业 

香榧是我国的珍稀干果,价格昂贵,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市场上香榧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市场空间巨大。黎川栽种香榧的历史悠久,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有1500余株古香榧树,拥有发展香榧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做大香榧产业,该县充分依托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制定了香榧产业发展规划,成立香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宏村镇设立香榧产业办公室,建立了香榧产业化建设单项目标管理责任制,并积极整合林业、扶贫、水利等方面的资金,加快香榧产业基地建设步伐;鼓励民间资金投向香榧产业,提高香榧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设立香榧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从2013年至2020年,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香榧基地建设、育苗补助等方面;与金融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通过推行林权抵押贷款、小额贷款等办法,优先扶持香榧产业发展。至目前,该县在德胜、社苹、龙安、宏村等乡镇协议流转山地2.3万亩,栽种香榧2万亩。

生态造福助增收 

6月25日,笔者在社苹乡宏源村彭池村小组采访时看到,山坡上的残次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株新栽的香榧苗。据江西森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彭池村小组香榧种植面积达1000亩。几年后,这里将成为香榧树的海洋。

栽种香榧,不仅涵养了水土,保护了生态,而且出售香榧果,可增加农民的收入。该县出台一系列扶持香榧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大激发了村民发展香榧生产的热情。目前,森冠香榧专业合作社社员达641户。

针对香榧投产期长的特点,该县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立体开发,有效利用林地资源,提升基地亩均综合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目前,该县正以宏村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樟溪、社苹、西城、龙安等乡镇的农民栽种香榧。预计明年,该县香榧种植面积可达3万亩。

熊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