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广昌“三大战役”赶超进位奥秘
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广昌县,积极投身于“三大战役”的热潮中,激流勇进,强势出击,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在2013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中,广昌县分别获得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战、工业发展两个二等奖,在赶超进位中上演“黑马传奇”。“黑马传奇”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能量,使广昌快人一步、胜人一筹?日前,笔者带着疑问,深入园区和项目建设工地,探寻该县“三大战役”赶超进位的奥秘。
奥秘一:持之以恒抓工业 厚积薄发释放“动能量”
面对全市“三大战役”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广昌县奋起直追,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主攻工业,厚积薄发,力促工业经济做大做强。
围绕强攻工业主战场,该县多措并举,打响了招商引资“持久战”、园区建设“阵地战”、企业建设“主动战”,以强攻工业、招商引资成绩论英雄、排位次、定奖惩,并实行末位离岗招商制。去年,该县共有19个单位的负责人离岗招商。
紧盯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坚持招大引强和产业招商“两条腿”走路。去年,该县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总数达45家。乐天实业、欧丽达实业、裕华实业等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使该县工业经济实现质效双提升。
坚持工业园区就是城市新区的定位。去年,该县共投入3.45亿元,完成了1200亩电子信息产业园“三通一平”建设,并启动了职业学校、公租房、医院、商业街等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区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示范型工业园区典范。
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要求,该县全面落实“三对一”帮扶责任制,完善了项目推进例会制和定期通报制,全力保障工业项目快速高效推进。在快马加鞭的建设中,去年共有6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其中乐天实业、天纺纺织从开工到投产用时不到6个月,再次刷新广昌工业发展新速度。
奥秘二:围绕特色抓提升 产业转型启动“新引擎”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翼翅”。该县坚持把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作为战略支撑来实施,高举“产业兴县”大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紧抓被列为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全省第二个县级电子产业基地带来的机遇,下大力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对于落户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电子企业,实行“五奖五减半”税收优惠政策。去年,深圳电子商会与该县达成抱团投资意向,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将由深圳电子商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目前,已有5家电子类企业落户广昌。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该县将产业招商推介会“移”到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着力引进主导产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至去年底,该县工业园区拥有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类企业53家。纺织服装产业已从当初零星分散的几家企业,跃变为20多家企业抱团发展。
奥秘三:全力以赴抓项目 跑项争资打造“加速器”
该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意识,牢牢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充分利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受西部开发政策延伸县和中央苏区县等多重叠加的政策优势,全力以赴跑项争资,打造振兴发展“加速器”。去年,该县共谋划项目300多个,总投资达460亿元,共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9.2亿元,获得捐赠资金、物资合计6100余万元,落实“同心·振兴广昌示范区”项目31个。目前,该县重点建设的贯桥村、姚西村、高排村等苏区示范点旧貌换新颜,成为苏区振兴的样板工程。
该县立足改善民生,先后投入22亿元实施41个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民生项目所占比重达80%以上,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城南农贸市场、县人民医院、顺化大桥、荷源公园等重大项目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堪称一流,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洪斌 陈厚兴 曾恒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