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乡医药产业发展纪实

2020年1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5-03-24

风生水起帆正扬

走进科伦药业,工人们正忙着调试设备,力争今年达产达标,计划年生产大输液瓶3.4亿瓶,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创利税5000万元;红星药业正在加紧研制新药,希望靠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施美药业也在积极推进新版GMP改造,计划新建4条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力争形成年产片剂10亿片、胶囊5亿粒、颗粒剂和干混悬剂各1亿袋的生产规模;江西润邦药业落户东乡,投资2亿元生产白花蛇舌草中间体、口服液产品,该产品在国内医药市场尚属空缺,全面建成后实现年产值3亿元,创税2600万元……新春,东乡县的医药企业或忙着扩大生产规模,或忙着研制新药提升企业竞争力,或瞄准市场空白抢占发展先机。

医药产业如今是东乡县工业的一大支柱,目前已形成生物医药、中成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医药包装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聚集企业13家。去年,该县医药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亿元,创税8148万元。

“嫁女”的回报 

东乡医药产业基础较好,十多年前,东亚制药、泰丰药业等一批老牌医药国企,曾是当地的骄傲。在那个“国企改制”的高潮年代,东乡县政府怀着“让她们更好发展”的愿望实行“靓女先嫁”。先后引进浙江回音必、四川科伦药业、广东施美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对这些国有企业进行收购。现在看来,政府的愿望实现了。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2005年收购原泰丰药业组建了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6亿元,改造了原有的玻璃瓶输液生产线,新建了软袋塑瓶输液生产线,现在企业产品有大容量注射剂、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四种剂型,50多个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公司从刚组建时占地50亩发展为250亩,生产线从原来的4条增加到现在的7条。“收购东乡本土企业,既盘活了本土医药产业资源,也实现了集团的低成本扩张,可谓双赢。”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何月嫦说。

回音必集团在整体收购东亚制药后,于2008年投入1.2亿元,在园区建设占地100亩的新厂区,目前已全面竣工,年产值将达2.5亿元,创税2500万元。

目前,该县医药产业形成了以科伦药业、回音必药业为龙头,以科达、红星、益隆为支点,集人药、兽药、农药为一体的制药产业群,具备塑瓶、软袋国内一流输液生产线,发展成为国内品种最多、规模最全的大输液生产基地之一。

帮扶的力度 

“出嫁女”的发家,与“娘家人”悉心的帮扶分不开。“政府服务很给力。”回音必集团(江西)东亚制药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斌说。GMP认证是制药行业特有的行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于企业至关重要。2011年新版药品GMP实施后,园区安排专业人员驻企业现场检查指导,从厂房设计、工艺图纸审核、设备选型匹配、安装运行调试等全程参与,仔细审核企业每个方案和报告,确保能达到新版GMP要求。2013年,公司顺利通过新版GMP认证现场检查。

这只是政府帮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乡县一直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企业上交税费的一部分作为奖励返还给企业;对重点企业和重点技改项目,实行由县党政领导和经济主管部门联系挂点制度,积极帮助企业办证、建设和招工,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每年安排56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医药等企业技改贴息、融资担保,对生物医药新产品的研发、试制、生产予以贷款贴息,扶持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在政府的帮扶下,东乡制药企业积极开展技改,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进行技改扩建,全年生产塑瓶输液、滴眼液等产品1.5亿瓶,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江西施美制药有限公司按照新版国家GMP标准完成车间、研发中心改造升级,年固体制剂产能提升到16亿片(袋);回音必集团(江西)东亚制药有限公司完成输液产品生产线改造后,碳酸氢钠输液年产量达1000万瓶。上述三家企业产能较技改前均翻了一番。

创新的活力 

“自主研发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江西施美制药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徐耀说,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有20余项,在研一类新药2个、三类新药30余个。公司仅凭自主研发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去年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并且销量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东乡县于2013年设立科技创新基金5000万元,引导施美药业、科伦药业等重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技术改革,鼓励企业积极研究前沿技术,开发关键项目。同时,该县建立“东乡县技术需求项目库”,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传递给有关院校、科研院所,全县医药企业与省内外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企业采取技术咨询、合作开发、技术入股、产权转让、委托开发等形式,研发高新技术产品38项,推广各类技术成果43项,培训企业技术骨干1000多人。

红星药业以建设中药原料车间为契机,引进国内最新科研成果,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开发系列中成药新产品19个。施美药业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组建国家手性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我省国家级化学药业研发平台的空白,成为国内手性药物的细分行业龙头。科伦药业先后开展新产品和新材料研究26项,已完成19项,有13个产品获得国家、省级奖励,获得国家专利34项,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龙头制药企业的壮大,给配套企业带来发展空间。金泰医药包装材料、东亚彩印包装等医药包装企业的引进,延伸了医药制造产业链;江西诚正医药有限公司、达鑫贸易有限公司等医药贸易企业的引进,又拓宽了东乡医药产业的成长空间。“东乡不再只有制药企业。”东乡经济开发区党政办主任邹伏明说,如今这里已初步形成了融医药制造、药品研发、医药物流、医药包装为一体的医药产业链。今年全县医药化工产业力争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8亿元。

饶方其 记者 曾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