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城促进农产品销售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4-08-12

增收与增产同步

——看南城如何破解农产品卖难

增产未必带来增收,这是当前农产品生产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收获期短、不耐贮存是多数时令农产品的共性特点,也是导致滞销卖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者在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后续加工环节的同步发展。

“抱团”:销路更宽更广 

近日,笔者来到南城县徐家乡白洲村采访,只见在当地蔬菜合作社的百亩种植基地里,菜农们正忙着浇水施肥,西红柿、黄瓜、丝瓜等蔬菜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告诉笔者,合作社成立6年多,现有会员113户,种植蔬菜500多亩,预计今年菜地亩均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近年来,南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发展迅猛,涌现出蜜桔、板栗、食用菌、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等专业村100多个。但以前由于长期受小农意识影响,农业生产普遍处于一家一户式的分散型经营状态,在技术推广、品种引进和产品销售等环节存在一定困难,导致信息不灵、思路不宽、效益不高,农民经常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为改变千家万户单打独斗的局面,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市场风险,该县按照“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专业大户领办、龙头企业带动、涉农部门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民以股份制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登记注册、税收减免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合作社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章程,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该县已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社有198家,社员1万余户。

“镀金”:名气更响更亮 

“工商部门上门动员我申请注册‘绿强’商标,并在设计、查询、注册及包装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得我的产品有了好名字、好销路……”近日,将30吨鲜鸡蛋运往南昌市场的南城县万坊镇鸿兴养殖场老板王雪平数着到手的钞票高兴地说。几年前,王雪平在家乡办起了一家肉鸡养殖场,但由于规模小、销路窄,效益不是很好。后来在当地工商部门帮助下,他申请注册了“绿强”商标,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产品远销福建、广东等地,年收入100多万元。

过去由于农民商标意识不强,南城县很多优质农产品叫好不叫座,小打小闹没有形成气候。对此,该县以商标兴农为突破口,引导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组织开展“一社一品”、“一企一标”活动,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商标”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以农产品商标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通道,连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目前,南城县拥有“十二桶”、“裕洲”、“隆富”等涉农产品商标50多枚,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地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转化”:链条更长更牢 

“蜜桔种植既是‘甜蜜产业’,也是‘烦心产业’。”这是南城县许多蜜桔种植户的心里话。甜蜜,是因为它是一项特色产业,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烦心,是因为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年份往往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价贱伤农情况。可是,在江西君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博眼里,蜜桔种植却是一项“甜蜜产业”,只要科技转化到位了,颗颗蜜桔都会甜如蜜。这不,日前该公司和江西农业大学联合承担的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南丰蜜桔果醋”和“南丰蜜桔果糕”,通过了专家鉴定,即将投入生产。

南城县是传统的果业种植大县,果业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其中蜜桔种植面积21.26万亩,去年蜜桔总产量达24.1万吨。这一数字是可观的,可是可观的数字未必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蜜桔丰收时,漫山遍野的蜜桔往往会让桔农发愁,因为丰产往往难以带来丰收。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来该县积极引导果品加工企业探索果品深加工的新方法、新路子。江西君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两项科技成果的突破,就为该县蜜桔种植户丰产又丰收鼓足了劲头。

揭方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