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川区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切入点,以现代农业指导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目前,全区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8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34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今年1—9月,农产品加工总值达17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2%;农产品加工率达53.6%,同比增长9.8%;农民人均收入达4982元,同比增长7.8%,其中60%来源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该区把创办农产品基地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首要环节,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全区已形成“中药材板块”、“西瓜板块”、“花卉苗木板块”、“商品蔬菜板块”四大种植业格局。七里岗、太阳、嵩湖等乡镇建立2000亩以上中药材基地18个;鹏田、东馆、腾桥等乡镇建立5000亩以上西瓜基地10个;孝桥、上顿渡、温泉等乡镇建立500亩以上花卉基地12个;湖南、孝桥、上顿渡等乡镇建立500亩以上商品蔬菜基地8个。养殖业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依山傍水”的养殖格局。河埠、大岗、云山等乡镇依托山地优势,建立出栏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4个、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60个、500头以上菜牛基地2个;展坪、上顿渡等乡镇建立出笼5万羽以上鹅鸭养殖基地53个。
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该区狠抓中药材、蔬菜和水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近几年来,投资4000万元对区内现有的加工、贮运、营销企业进行改造,使之发展为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该区还组织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兼并、参股、收购等多种形式靠大联大,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湖南乡商品蔬菜基地去年引资1000万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使蔬菜加工企业联合升级,加工的田藕、毛豆、红萝卜远销广州、天津等南北市场。去年,湖南乡商品蔬菜基地菜农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该区还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重点扶持一些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鼓励它们提高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天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去年投入科研经费120余万元,选育出“天顺1号”、“天顺2号”两个丰产性能好、色素含量高的新品种,产品全部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该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了对农业品牌的培育力度,开发培育了“天顺”黄栀子、“田露”西瓜、“安石”菜梗、“苍源”保健茶、“老农”葛粉等5类15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产品走销全国各地。同时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目前,该区已有14家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该区还出台了创品牌激励机制,每年安排200万元奖励资金奖励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部级品牌。目前,该区农产品获得江西著名商标2个、江西名牌4个、无公害产品商标4个、绿色食品商标5个,品牌的树立,增强了企业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统计,该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累计达3.5亿元;今年1—9月,该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总收入达2.2亿元,同比增长12.8%,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8.7万多户。
该区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体系,一方面在大中城市增设农产品流通窗口或销售网点,先后开拓了南昌禽蛋市场、广州莲藕市场、上海蔬菜市场等5个域外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万村千乡”等便民工程完善乡镇农村市场,在交通便利的重要农产品产地和集散地,因地制宜地发展了14个乡村集贸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产地批发市场,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的集散能力。同时,该区采取边发展、边规范的方式,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合作协会,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通过协会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的带动,实现了农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该区建有西瓜协会、粮食协会、花卉协会、蜂蜜协会等中介专业合作组织10个。加入协会成员13000多人,农民以协会成员的形式参与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人均增收380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