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龙头”
近日,南城县江西麻姑实业集团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成为该县第三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是一家集大米、米粉、麦糖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主导产品为“麻姑”牌系列大米、系列米粉。经过10多年的努力,企业从作坊式的小厂发展成为年产值2亿多元的集团公司。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是如今该县数十家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赢在“龙头”,在该县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现壮:茁壮成长令人喜
变“大”。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南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从数量上看,由少到多,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洪门实业、麻姑实业和锦丰实业)、省级5家、市级27家;从行业分类看,由单一到多样,不仅涵盖农、牧、渔行业,还涉及食品加工、木竹加工、农资经营等行业。目前,该县初步形成了一个优势农业主导产业有一至两个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新格局。
长“高”。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条得到加宽和延伸,辐射和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洪门实业集团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变卖鲜蛋为卖加工品,研制出了风味禽蛋干等系列新产品,取得了销售总额倍增、出口额增加80%的不俗业绩。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淮山种植和淮山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成功开发了淮山婴幼儿米粉、淮山粥、淮山营养粉、奶伴侣、葡萄糖五大系列的基础上,近期又研制出淮山营养面、淮山米线等产品。
有“力”。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或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广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如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有限公司在天井源乡建立了淮山种植基地,带动千余农户从事淮山种植;洪门实业集团在洪门镇建立蛋禽养殖基地,带动千余户农民养殖蛋禽致富。
问题:难经风雨令人忧
拉不动的“大车”。目前该县龙头企业,除了几家国家级的外,总体规模都较小,产值超亿元的不多,很难在大区域内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此外,该县大部分龙头企业自身的科技含量、精深加工能力、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资本运营水平、盈利水平等都还不高,其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管理方式仍未完全向市场经济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握不紧的“双手”。该县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规范、不够紧密,履行订单的措施不够有力,大多为松散型或半紧密型,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从另一方面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壮大发展。
吃不饱的“机床”。农产品加工层次不深,仍然处在加工稻谷、大米、米粉为主体,或是鲜蛋、常规蛋制品为主体的加工层次上,大宗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仍然是小打小闹,精加工、深加工产品的占比远不及农业产业化发达地区,造成产业链条不长,资源综合利用率、转化增值率低,效益不高。
对策:走向市场谋发展
精深加工拓宽企业发展空间。没有龙头,就没有产业化;没有大龙头,就发展不了产业化。做大龙头,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改变小、散、弱的状况;需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从高科技嫁接入手,靠产学研合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品牌战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现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再重点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全力打造一批如“麻姑米粉”、“洪门禽蛋”、“阿颖淮山”这样的强势品牌,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的辐射力度,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切实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理顺机制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在继续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两个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关系,积极探索“合同买断型”、“价格保护型”、“双方服务型”、“利益返还型”、“参股合作型”等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形式,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诚信经营,依法履约,不断提高履约率,使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得到理顺和兼顾,最终实现“双赢”。
揭方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