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扩张
南城,农产品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食品加工业发展长期滞后,企业规模不大,精深加工不够,品牌认知度低。
“说农业侃半天,说食品加工业半根烟。”这曾是南城人的自嘲。
不过,近年来,随着麻姑实业、洪门实业、阿颖金山药食品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涌现,南城食品加工业“凤凰涅槃”,初步形成了以洪门实业为代表的禽产品加工企业群,以阿颖金山药食品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群,以麻姑实业、松翔啤酒为代表的粮食加工企业群,以博君果汁为代表的蜜橘加工企业群,该县不仅被认定为“江西省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还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南城人的自嘲变成了历史。
小作坊变身大工厂
谈南城食品加工业,不得不提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这家本土企业的前身是一家只有5个人的大米加工小作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成长为一家拥有大米初、精、深系列加工的集团公司,年产“麻姑”系列米粉1.5万吨、糖浆3万吨,产值过亿元。
麻姑实业的发展变化,得益于进入工业园区建厂房,走工业标准化发展之路。进入园区后,麻姑实业享受到了县里支持工业发展系列优惠政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去年底,为了顺应现代工业发展新形势,企业投资1亿多元建设新厂区,新厂区占地100余亩,单幢厂房面积就达1.5万平方米,拥有8条自动化米粉生产线,彻底改变了传统米粉加工模式,年产值将翻番。
该县为了加快食品加工业发展步伐,规划建设了生态食品科技产业园,使食品加工企业从分散到集合,加快形成集技术推广、加工、包装、运输为一体的产业“母巢”,发挥出产业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同时,县里还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为入园企业的发展壮大备足“粮草”。目前,该县食品加工企业达8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
“一变百”延伸价值链
淮山婴幼儿米粉、淮山粥、淮山营养粉、奶伴侣、葡萄糖……日前,记者来到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走进公司产品展示厅,各种食品琳琅满目,而这些食品都与一个“元素”有关——淮山。
“过去,南城人种的淮山,都是提篮叫卖。如今通过我们公司的加工,一根根淮山被‘吃干榨净’,改头换面成多种食品。目前,公司产品有9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不仅实现了将淮山‘一变百’,而且其价值也是‘一变百’。”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华高兴地对记者说。该公司专业从事淮山种植和淮山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去年产值达9000多万元。
阿颖金山药食品“一变百”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科研支持。“我们通过与南昌大学合作,加大研发投入,每年都会有新产品投放市场。”李晓华介绍道。
南城县通过鼓励企业创新,深挖原料价值,延伸价值链,每年安排3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试制、生产,着力扶持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研究团队,并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加大对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力度,推出了天然果蔬糕、果醋等系列产品,其中南丰蜜橘果糕加工方法获得国家专利。
塑品牌走向大市场
一个品牌能够成就一家企业。江西洪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洪门”商标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后,进军北美、中东市场,出口额比以往增加了80%。
该县正是看到了品牌的力量,把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实施“品牌兴县”战略,制定了名优农产品培育发展规划,建立了品牌战略推进工作体系,着力在政策引导、资金倾斜、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对获得专利、创立品牌和承担制定行业标准任务的企业给予5—20万元不等的奖励,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提升产品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该县食品加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枚、江西省著名商标5枚,10多个产品被评为江西名牌农产品,39个产品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12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此外,该县通过靠大引强,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走进新建成的稻花香集团江西酒厂,酒香便扑鼻而来。投资3亿元、年产商品酒5000吨的一期工程于今年初竣工投产,“盱江红”、“盱江—樽”等5款产品已盛装亮相。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在5年内将江西酒厂打造成华东地区有影响的白酒生产基地。“盱江”,这一沉寂多年的传统品牌正依托稻花香的渠道和技术优势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通过塑造品牌,南城食品不仅大步走向全国,还走向了世界。2014年,仅麻姑实业出口创汇就达500多万美元。
而广阔的市场,让南城食品加工业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一大支柱产业。2014年,该县食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亿元,上交税金1.18亿元,分别占工业园区比重的14.5%、17.3%。
彭国正 陈兆龙 记者 付文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