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西科技特派团倾心服务黎川食用菌产业发展侧记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6-11-11

科技催开菇花香

“采购菌筒的时候要看这个菌筒有没有疤痕,如果有的话就不好了;接种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动作要快捷、利索。”近日,在黎川县潭溪乡团村村,江西科技特派团的科技特派员李荣同在指导村民尧小平进行食用菌接种。自2015年江西省启动了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以来,以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李荣同为团长的江西省科技特派团食用菌专家组的专家经常深入黎川,或田间地头、或企业车间,从技术难题的发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供给,把科技真“金”播进黎川这块红土地。

黎川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是农业主导和优势产业之一。2015年4月,黎川食用菌特派团成立后,李荣同带领食用菌特派团成员用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先后到黎川县利康农业、东鑫电子商务园、野趣食品公司,湖坊、洵口、德胜等黎川食用菌生产和销售企业、种植户家中进行调研,发现黎川茶树菇种植户管理精准化程度不高,产业有明显下滑趋势,种植工艺不规范,产品效益没发挥出来等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了“升级壮大茶树菇产业,提升发展传统草菇种植”   的发展战略思路。围绕这个思路,特派团的成员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和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一方面,制定菌种制作标准、栽培技术标准、产品采摘与干制标准等,规范种植技术,目前农户种植的草菇生物转化率都稳定在30%以上,优质菇比例提高30%以上。同时,指导农户引进新设备,改进技术。洵口镇石莲村荷上村小组茶树菇种植户烘干茶树菇采用的都是同一种土方法,造成热量流失,产品质量不稳,出现干品颜色不正,香味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特派团的成员们主动联系东华理工大学专家,引进自动化控制原理,在基本不增加投入的基础上改进现行烘干灶设备,大大缩短了烘干时间,优质菇比例提高20%。湖坊乡稻香园草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也一改以往使用简单烘干灶的土法,引进温度和湿度监控设备,并且增加了排湿设备,不仅缩短了三分之一的烘干时间,而且节省了燃料,提升了品质。今年茶树菇、草菇的价格分别提高了28.3%和20%。

此外,特派团的成员们还积极发挥好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将先进理念与技术引入生产一线。他们积极在各自专业开展食用菌技术研究,帮助食用菌企业进行技术公关。如今,特派团成员胡殿明博士用油菜秆、莲蓬代料栽培食用菌菌筒已经立项,正在研究当中。程新博士用废弃菌包作有机肥种植水稻、吊瓜、水果等也正在申请立项,并且已经与该县荷源乡稠源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截至目前,特派团的成员们已经落实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

在指导农户生产的同时,特派团的成员们引导企业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华忘不了科技特派团为公司带来的变化。“县里刚开始说有特派团来的时候,我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觉得他们就是走走过场,没想到他们不但自己开车进村入户搞调研,而且还积极帮助我们申请项目,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才一年多的时间,帮我的企业规范了生产,这让原本想改行的我看到了希望,觉得有奔头了。”杨军华说。

去年,特派团刚来,了解到黎川县食用菌种植规模大,却连一所食用菌实验室都没有,所有的实验都要到东华理工大学或科研所实验室去做,这样不仅耗时长,而且浪费人力物力。为此,他们多次和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协调,2015年5月,黎川县首家食用菌实验室在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检验室,分析室,促使利康标准化生产。

与此同时,特派团的成员积极帮助利康争取上级的技术和资金扶持。今年,帮助申请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支持利康公司投资60多万元引进锅炉、高压灭菌箱和自动拌料装包流水线,目前已经投入使用,集中制作菌包,不仅解决了食用菌生产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过高的难题,而且也确保了菌包的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帮助黎川的食用菌发展完善产品溯源、产品可视化建设,建立消费者的信心。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户和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标准,提高企业自动化生产流程,争取用2年的时间让利康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特派团团长李荣同描画着黎川食用菌发展的美好未来。

邹智慧 记者 吴细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