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富民曲
“老徐,请你帮忙协调一下,再给我10亩指标好吗”,草坪村村民钟冬海和丁点平一早就来到镇里找到镇干部徐小华追要烟叶种植指标。2016年度3440亩的烟叶指标早已分配到烟农手中,尝到甜头的烟农,一改原来逼他种,变成我要种,纷纷上演了争要指标的场面。
乌石镇是资溪县种烟大镇,10余年来,该镇围绕烟叶产业,抢抓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村庄整治,全镇的烟叶产业蓬勃发展,金灿灿的“黄金叶”让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之路,呈现出产业快速发展、设施日趋完善、乡风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
特色产业富农家
“我们村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年里,能有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发展烟叶产业。”陈坊党支部书记魏木欣介绍说。
陈坊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村,全村共有410户、1746人,耕地面积3600多亩,素有种植烟叶的传统。但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加上田间管理不善,产量和效益一直提不上去。从2005年开始,该村在县烟草公司的帮扶指导下,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全村烟叶品质迅速提升,烟农收入不断提高。目前,该村有70多户农民从事烟叶生产,少的有10亩,多的有上百亩,一年忙下来,户均增收两万余元。全村60%以上的家庭在县城买了新房,还有不少家庭拥有了小轿车。
“规模种植让烟农尝到了甜头,种烟的热情一下子点燃了。”魏支书高兴地说,在相邻的草坪村,他们新发展了500亩有机烟叶,完全按照生态有机标准种植。他打算把附近几个村的土地都流转过来,扩大有机烟叶的种植面积,让更多的烟农发家致富。
全镇稳定烟农210户,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20多户,每年种植面积3500亩左右,能带动2000余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人均增收400多元。镇烟叶办干部徐小华介绍说。
科学管理保丰收
“烟叶生产重在科学管理。”农民技术员彭细水的一句话,道出了烟叶生产的关键。他告诉笔者,优质烟叶是培养出来的,烟叶栽培技术含量较高,育苗、移栽、施肥、管理、烘烤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烟叶质量。
彭细水说,烟叶生产有这样几句顺口溜:“五关十二环,环环紧相连。一关管不住,丢掉一百元。”他说,烟叶是喜钾作物,水肥管理一定得跟上。采摘时,要做到 “生不采,熟不漏”;上烤时,需掌握“稀上秆,匀上烤”的原则,烤房温度、湿度要控制好,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烟叶品质……
在生产中,为提高烟叶品质,实现最佳效益,乌石镇还联合县烟草公司,加大烟农的技术培训。通过技术讲座、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引导烟农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工艺流程,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据了解,全镇已走出20多名烟叶种植土专家,在全县各乡镇指导烟叶生产。
优质服务促发展
烟叶发展离不开田、水、路等配套设施的完善。自2005年来,在县烟草公司的扶助下,乌石镇花巨资,大投入完善烟水配套工程,种烟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按徐小华的话说,如今,在乌石镇,烟叶发展到哪儿,水泥路就修到哪里,烟叶种植到哪,田地平整就到哪里,水沟整改就到哪里。烟叶种植10余年来,全镇总投资2500多万元,修整烟田9000多亩,修复水沟10000多米,机耕道20多公里,搭建5座便桥,修筑水陂水坝30多座。
现年54岁的李木华去年种了40亩烟叶,今年他打算再流转20亩土地扩大规模。“现在种烟很方便,水泥路一直修到田间地头,病虫害防治、烟叶烘烤等都有技术员指导,效益比过去翻了番,不少农户由此发了家、致了富,这都是烟草公司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啊!”
烟叶生产关乎烟农的切身利益。近年来,资溪县烟草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坚持以质量和信誉打造资溪烟叶品牌,在指导烟农做好田间管理的同时,严格执行烟叶收购政策,公开标准、公开价格、公开程序,坚持烟叶收购统一标准,缩小差距,实现平稳收购,保障烟农既得利益,最终使烟农种得出一片好烟叶,卖得到一个好价钱。
宁俊 王木荣 特约记者 俞盛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