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闻动态/col/col10/index.html部门动态/col/col13/index.html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和农业部《2006年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意见》及全省冬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动物免疫工作开展,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确保今年动物防疫目标实现。根据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关于做好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防疫工作的通知》,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于2006年10月24日-10月28日,抽调了市防重办4名防疫技术人员和县(区)防重办一名负责人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市牲畜口蹄疫和禽流感免疫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采取查、看、问等方式进行。查:通过查看各种记录、台账、文件等,检查各县(区)全年和秋防工作部署与安排、疫苗发放及秋防免疫动物种类、数量、免疫密度等;看:每个县(区)随机抽查3个养殖场(1个牲畜饲养场、1个养鸡场、1个水禽场)、1个屠宰场和2个乡(镇)的4个自然村80个农户;问:访问畜主、农村基层干部、屠工等。现将检查情况概述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各级政府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都十分重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亲自布置和督促。一方面做到领导靠前指挥,部门配合密切,群众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做到早布置,早安排、常督查。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到位。为了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了防控工作的领导,各县(区)两级成立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总指挥部,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分别由县(区)长、副县(区)长担任总指挥长、指挥长,各级指挥部成员单位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预案的规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工作布置到位。①及时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县区分别及时召开了各乡镇分管农业的乡镇长、乡镇畜牧兽医站长参加的秋防工作会议,具体布置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切实贯彻落实好了全国、全省、全市电视电话及有关会议精神。②及时下发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有关文件。转发了农业部、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等部门关于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一系列文件,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到位,并结合各地实际,印发了2006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防治方案。③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督查。市、各县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也及时派出人员对各乡(镇)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督查,尤其是对免疫、消毒、检疫、疫情报告、经费等工作进行重点督查,东乡、广昌、宜黄、崇仁、临川等县实行成员单位包乡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大动物疫防病防控工作做到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三是物资储备到位。各地根据有关要求完善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体系、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切实做好了人员、技术、物资、经费的应急储备,提高了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①市、县(区)落实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及疫苗注射工作经费。全市及各县(区)共落实经费160余万元,如东乡县安排春秋防疫苗注射工作经费32万元,金溪县落实防控经费20万元,广昌县落实防控经费12万元。②积极调运和储备了防控药品和防护用品。全市春防已调入牛羊O—亚I型双价苗79万ml,猪W浓缩疫苗200万ml,H5N1型苗670万ml,H5N2苗80万ml,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苗1180万羽份;秋防调入牛羊O—亚I型双价疫苗77万毫升,猪口蹄疫苗354.4万毫升,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苗2473万羽份,H5N1型疫苗479.8万毫升,H5N2型疫苗340.7万毫升,消毒药30余吨,防护服3000余套,防护眼镜1872副,医用防护口罩4960个,手套4100双,套鞋736双。四是强化免疫和消毒灭源工作。各地要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和“五不漏”的要求,对全市所有牲畜、水禽、种禽、规模饲养的蛋(肉)鸡以及重点地区散养鸡全部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目前,全市生猪存栏142.6万头,应免生猪130.6万头,使用口蹄疫苗354.4万毫升,已免生猪130.6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牛羊存栏39.5万头,应免牛羊35.8万头,使用牛、羊双价疫苗77万毫升,已免疫牛羊35.8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鸡存笼1439.7万羽,鸭存笼433.5万羽,鹅存笼27.6万羽,应免鸡1439.7万羽,应免疫鸭433.5万羽,应免疫鹅27.6万羽,使用新禽二联苗2473万羽份,H5N1苗479.8万毫升,H5N2疫苗340.7万毫升,鸡免疫密度100%,鸭鹅免疫密度达到100%。各地建立健全了消毒灭源制度,完善消毒设施,定期开展对禽类饲养场、屠宰加工厂、交易市场的消毒灭源工作,有效阻断疫病传播途径,消除疫情隐患。
虽然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综合措施,切实加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在我市的发生,到目前为止连续两年我市没有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费不足,除疫苗配套经费,市县(区)财政安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极少,很难维持疫情普查、监测等动物防疫基础性工作的开展。
二是设备陈旧,防控手段落后,化验室仪器设备多年没得到更新,设备陈旧,而且通迅交通工具不完善,防控手段落后,很难适应当前严峻的动物防疫形势。
三是兽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机构、人员、编制、职能等还未完全理顺关系,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稳,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偏少、待遇偏低,难于全面实施常年免疫、月月补针,按照免疫技术规范,还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W病的免疫密度100%。有的地方还有待加强,如边远山区、散户畜禽免疫工作存在免疫死角和免疫盲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