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和刚刚结束的市二届人大、政协二次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统计工作,表彰先进,部署我市今年的统计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促进全市统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刚才,志建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布置了今年的工作,很全面、很实在,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统计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创新思路,勤奋工作,为推动抚州赶超发展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我认为,至少取得了三个方面成绩:一是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抚州赶超发展的进程。去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市GDP突破300亿元,增长13.3%;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增长3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增长32.5%。这一组组统计数字,一张张统计报表,一本本统计册子,凝聚着全市统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凝聚着你们的心血与汗水,凝聚着你们的丰硕成果。二是高效优质地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服务。统计部门在做好常规统计业务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工作领域,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积极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种统计资料、统计分析为各级党政领导了解情况、判断形势、考核政绩、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认真扎实地组织实施了农业普查等大型普查、调查工作。各级统计部门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科学组织,精心调度,群策群力,克服困难,使农业普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经过全市各级普查机构、有关部门和2万多名普查员的共同努力,我市农业普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外,各级统计部门还认真开展了人口抽样调查、劳动力抽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在统计法制宣传、夯实统计基层基础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绩。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去年市统计局被评为全省统计工作优胜单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支持工业发展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统计工作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实践证明,统计部门的同志是有能力的、有作为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统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7年,是抚州推进赶超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结束的人大、政协“两会”,对全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实现我市“赶超发展、提速进位”的奋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统计部门要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统计保障和服务。
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统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切实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统计工作是政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做好统计工作意义重大。各级政府和各级统计部门要正确分析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
第一,做好统计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赋予统计工作新的内涵。我们的统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由过去的经济统计向经济统计与社会统计并重转变,逐步涵盖经济、社会、科技、环境、人文等各个领域。要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认识和研究我们的统计工作。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统计观念,敢于创新统计指标体系,掌握科学有效的数据,不断探索统计服务的新途径,为抚州的赶超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
第二,做好统计工作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其中统计工作作为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抚州正处于推进“赶超发展、提速进位”的关键时期,需要统计工作以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提供支持。当前,如何保持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如何发展我们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如何发展城区,如何促进三次产业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如何更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些方面,统计工作大有可为。各级统计部门要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利用统计资源,深入进行统计分析,更多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第三,做好统计工作是主动适应形势和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作为地方政府,通过规划、指导、决策、协调来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统计,统计职能作用越发显现。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日益多元化,产业结构、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对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带来了新的考验。统计工作在政府进行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可以说,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加强统计工作;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越高,越需要统计部门真实、可靠、准确的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经济越搞活,越需要发挥统计监督的作用。因此,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服务大局,不断提升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统计部门是党委、政府的参谋部、情报部、信息部和决策咨询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为推进我市“赶超发展,提速进位”搞好服务,着力在“求真、求新、求精”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立足“求真”,真实反映和评价发展。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决策,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各级统计部门要始终把维护和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法统计。要充分运用好现代化的统计信息网络技术,进一步加强数据的审核监控力度,增强统计数据发布的时效性和可信度。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努力实现基层统计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现代化。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惩治虚报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维护统计信誉。
当前,尤其要紧紧围绕全市的工作中心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分析。“主攻两区”是当前我市的中心工作。去年我市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由于基础薄,底子差,工业总量仍然排在最后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4.5%,创税能力强的企业也不多,全市实际上交税金超过500万元的企业仅20家,其中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8家。最近,市委、市政府连续下发了几个关于加快发展工业的文件通知,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大工业发展力度,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水平。统计部门要就如何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的难题,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对相关指标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不仅要分析工业总量,也要分析工业质量,研究支柱产业的变动趋势和贡献,反映园区发展建设进程。同时,要围绕城市化建设搞好调研分析,今年向莆铁路、济广高速将开工建设,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区位变化、提升情况分析,要研究城市房地产开发状况,研究房价与当地经济发展、与消费者购买能力适应度关系,关注人均住房、人均占有公共绿地、城市绿化率等指标,以更好地全面反映我市城市化进程状况、和谐社会建设状况。要努力推出一批情况摸得准、数量关系清晰、针对性较强、政策水平较高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当好参谋。
二要坚持“求新”,创新统计方法和制度。统计部门要切实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既要履行国家统计体系内的任务,又要勇于探索。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既要大力推进统计服务方式、指标体系的创新,又要大力推进统计管理的创新,还要大力拓宽新的统计服务领域。首先,要以加强国民经济核算为龙头,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数据评估方法体系,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综合整治,积极稳妥地推进GDP下管一级工作,并逐步过渡到GDP下算一级。其次,要认真抓好能源、服务业统计。根据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统计工作要抓重点、抓薄弱环节。重点就是能源统计,薄弱环节就是服务业统计。节能降耗是约束性指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十一五”期间,我市万元GDP能耗要下降20%,压力非常大,因为我市工业比重低,农业比重相对较大,农业基本上没多少能耗。所以统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关数据,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服务业是发展潜力非常大的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上下联系、横向联动,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为各地党政加强对服务业的规划指导,促进服务业发展提供翔实可靠依据。第三,要积极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园区建设、城市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使统计信息内容更加广泛、全面,不断提高统计工作适应需求的能力。
三要致力“求精”,重点工作出精品。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是今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市农业普查正处在关键时期,全面登记工作虽已结束,今年审核复查、光电录入、数据汇总等工作量很大。希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农业普查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周密组织,扎实工作,认真抓好下一步的工作。第一,加强工作调度。各地、各有关部门分管领导要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农普工作遇到的困难。这里要特别强调,哪个县(区)农业普查质量过不了关,出了问题,要追究哪个县(区)的领导责任。第二,确保普查经费的落实。各县(区)对普查工作所必需的经费,要列入年度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去年个别县(区)经费落实较少,影响了农普工作正常开展。今年的工作量大,经费安排不能少于去年,其中临川20万元,其他县不少于10万元。第三,严把数据质量关。对每一环节都要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确保我市农业普查圆满成功。第四、利用好普查成果。统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普查的数据资料,准确判断全市“三农”状况,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领导,密切配合,努力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统计工作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涉及经济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各地要关心和重视统计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为统计工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一要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运用统计信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各级领导都要学统计、懂统计、用统计,要了解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对基本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哪些指标变动是经济发展出现的异动,哪些是良性循环,都应该了解。不是说要让领导成为专家,但一定要了解、要学会用数据,这是基本要求。各级领导都要真正把统计部门当成参谋、助手,在制订计划和作出决策前,要认真听取统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总结、评价和考核县域经济及部门工作时,更要充分发挥统计监测的功能作用。二要全力支持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权、监督权和报告权。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增强统计法制意识,带头学习、宣传和执行《统计法》,更要自觉依法办事,防止和抵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坚决制止人为地干预统计数据,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统计。三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为统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统计部门比较清苦,各地要配强、配齐统计部门领导班子,关怀统计干部的成长,在工作经费上给予适当照顾,改善统计部门办公条件。同时,各地要积极支持调查队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部门统计工作。有效整合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资源,努力建立起分工合理、管理规范、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的政府统计体系。综合统计部门要加强对部门统计业务的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统计管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部门统计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各部门要互相配合,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外经、建设、农业、工商、税务等各有关部门和统计局平常要加强沟通、配合,避免数出多门、数字“打架”,维护统计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事关统计发展的全局,是履行统计调查职能、维护统计信誉的重要措施,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要切实解决好乡镇(街道办事处)和企业(单位)的统计机构建设问题,达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手段、有台账的基本要求;做到数出有据,保证源头数据的真实可靠。要不断加大统计干部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有强烈事业感、责任心、作风好、业务强的统计队伍。
同志们,新时期的统计工作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各级统计部门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为促进我市赶超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