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两级法院运用发端于当地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的“三调联动”机制,着力于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如今,这种富有时代精神、融入善良民俗、沾染乡土气息的新机制,已在全省政法系统迅速推广。
特聘调解员化纠纷
在我市很多法院机关和派出法庭办公场所,都能看到“诉前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室”、“三调联动”工作室等牌子。一些简易民事纠纷,只要能在这里调解的就不立案,进行诉前调解;当事人坚持起诉,符合立案条件的,才进入诉讼程序。
目前,全市11家法院35个法庭普遍设立了这样的工作室。
“这有点像医院的门诊部,一般的问题在这里经过做工作后,都能得到解决。唯一不同的是,门诊部收费,这里不收费。”市中级法院立案庭庭长邱小昌告诉笔者,“很多驻室的调解员可以说是‘专家’,包括了村党组织和妇联、工会、交通、保险等方面的干部。”
走进这些工作室,从上墙的“三调联动”流程图上,笔者看到,诉讼引导、诉前调解、立案分流、司法确认、委托调解、执行和解等各节点,犹如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环环相扣。旁边,还附有一些文字说明和联动调解的文书样式。
“如今,很多到法院打官司的百姓,花上几分钟看完这些流程图后,已经不需要专门的导诉,便会主动选择非诉调解。”在崇仁县郊西人民法庭“坐诊”的徐求义介绍说。徐求义是河上镇甘坊村干部,因为善断家长里短,他在当地颇有些名气。据了解,在抚州两级法院特聘调解员中,像徐求义这样的土专家有1400余名。
当事人性格如何,诉讼背后有何症结,他们更乐于接受哪种调解方式……法官过去办案中常常遇到的这些问题,如今,这些土专家不仅提供了参谋作用,有的还通过法院“授权”当起了调解工作的主角。
据不完全统计,抚州两级法院近年来所办理的5700余件民事纠纷中,有3900余件得到这些土专家的协助,有283件民间纠纷他们进行诉前调解,有102件委托其成功调处,回访满意及自动履行均逾九成,为群众节省诉讼开支70余万元。
法官参与完善村规民约
本是秋收的好季节,但家住临川区唱凯镇的陈大妈窝起火来,原来,两个儿子因分家的事闹意见,不仅不帮老人翻晒稻谷,连给老人的口粮钱也开始拖延。
看着常到村里来的法官,陈大妈想起了打官司,但又担心自己和子女脸上挂不住。她找到村干部托其询问起诉手续。
几天后,当地法庭的帅法官来到陈大妈家里当起“娘舅”,开起了家庭会,在当地村干部和老人亲友的协助下,调和了这起赡养纠纷。与以往不同的是,帅法官不仅解释了法律,而且拿当地的村规民约来说理。
“村规民约为百姓所熟知和认可,这些土方子,村干部爱用,村民也认这个死理。如果吸收其化解矛盾的功效,无疑减少了法院的裁判压力和就案说法的弊端。”帅法官告诉笔者。
早在今年8月,市中级法院开展了一次“关于涉民俗民风审判案例”的调研,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以上涉农纠纷诉前曾适用村规民约进行过调处。在崇仁县法院“诉调对接”2007年的调查报告中,笔者看到了这么一个案例:
一对订婚的情侣争吵后,男方提出分手,并因此发生婚约财产纠纷:女方认为自己被抛弃,向男方索要5万元“遮羞礼”,而男方坚决要求对方退还大部分礼金。这样的纠纷在农村很普遍,又涉及民俗,如简单下判,有可能诱发不稳定因素。同时,法官也了解到,该案事先经当地村干部按村规民约调处,很大一部分支持了女方要求,而这些村规民约沿袭老传统,与现行法律规定有“摩擦”。
几天后,法官被邀请参与当地村规民约的修改,为这些土办法开出16剂法律良方,随后,这项工作在崇仁乃至抚州逐渐铺开。如今,几年过去了,经过法律把脉后,很多村规民约、民俗民风正逐渐成为化解基层纠纷的重头戏。据统计,今年1至10月,全市城乡发生673起婚约财产纠纷,其中406件在乡村调委会化解,起诉到法庭的有267件,大部分被基层调解组织“消化”。
加大诉前介入力度
“三调联动”机制旨在借力借势化解矛盾纠纷,更重要的是引导群众选择一种最便捷、最省时的非诉方式解决纠纷。为此,我市两级法院加大了诉前参与力度。
不久前,宜黄县棠阴镇君山村村民吴某在君山水库捡田螺时,不幸溺水身亡。死者家属认为,该水库在上坝道路设计上存在安全隐患才导致悲剧发生,要求对方赔偿23万元,并声称,如不适当赔偿,将采取过激办法解决。
事发当天,法院与公安、司法、安监、水利等单位组成事故处理小组到君山水库现场进行调解,由于调解工作开展迅速得法,双方当事人较快地达成了协议。
棠阴镇的一位综治干部表示,法院诉前参与调解,就等于给调解工作加了“法律保险”,我们在调解时底气更足了,这也扭转了以往几家“单打独斗”的局面。
据悉,对四类敏感性案件,我市两级法院将调解关口前移:一是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性案件;二是当事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的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三是涉及宅基地、山林权、相邻权、房屋拆迁补偿、土地征地补偿等纠纷;四是政策性比较强,缺乏明确法律规定,不宜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的纠纷。
今年1—10月,抚州两级法院通过诉前参与化解了138起敏感性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八成以上,即使进入诉讼的也无一例上访缠诉,全部案结事了。
张员娇 元春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