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抚州市“外引内育”强化人才队伍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6-12-14

今年以来,抚州市各级人社部门坚持人才优先、外引内育,通过实施“七个计划”、依托“三大载体”、完善“三项机制”,切实提升人才工作服务绿色崛起支撑力。

(一)实施“七个计划”,形成人才集聚洼地。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全市共征集中医高专、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岗位20个、需求31人,到目前中医高专已初定拟引进博士2名。二是实施短缺急需高素质人才引进计划。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首次采取直接考核方式,及时为市林科所引进2名林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缓解人才断层困境。三是实施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计划。全市已举办专场招聘会17场,提供就业岗位8231个,达成就业意向1965人,涉及测绘、医药化工、机械电子、IT网络、金融保险、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四是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纳入我市全民创业工作范畴,1—10月,全市引领大学生自主创业470人,带动就业1374人。五是实施“三支一扶”招募计划。截止9月份,共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223名,岗位不仅涉及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还拓展至供销合作、农村合作经济、农村电商等领域,较好地满足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的人才急需。六是实施基层公务员录用计划。为引导和鼓励高校人才到基层工作,今年降低了基层招录门槛,全市131名乡镇职位全部取消了学位要求和学历的专业限制,均设置为专业不限,共录用公务员335名。七是实施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分别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67人、退役大学生士兵17人,进一步优化了我市事业单位人才结构。

(二)依托“三大载体”,促进人才加速成长。一是依托创业培训基地孵化创业人才。在东华理工、中医高专和职院三所院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今年以来,已有1373名毕业生接受创业培训,为184名大学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51万元,为10名大学生发放5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带动就业552余人。二是依托人才实践促进技能提升。与省工商联、资溪县政府联合主办2016中国技能大赛.江西省“振兴杯”焙烤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十七届全国焙烤职业技能竞赛江西选拔赛,选拔出2名参加江西赛区比赛,并推荐资溪全龙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申报江西省世赛集训基地建设项目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挑选11名选手参加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江西、安徽赛区选拔,黎川县陶瓷产品设计选手苏晓旭以职工组第一名的成绩入围;推荐了2名选手参加安徽省举办的全国雕刻类职业技能邀请赛;推荐1名技能人才申报2016年度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三是依托高管研修助力高端人才培养。连续第五年会同市建设局举办建筑业高管专题研修班,共有56位建筑施工企业高管和行业管理人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培训。

(三)完善“三项机制”,促进人才作用发挥。一是落实专家选拔机制。向省厅推荐国贴、省贴、百千万人才16人,注重向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倾斜,向科研、生产一线倾斜,向骨干企业倾斜,重点推荐本市工业、农业、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行业、支柱产业急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中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3人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二是改革职称评审机制。出台《抚州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抚府办发[2016]64号),坚持以解决存量为核心,以完善制度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三是建立实地慰问援疆干部人才机制。10月份,由我局牵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卫计委赴新疆克州对我市10名援疆干部人才慰问,实地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前指和受援单位高度评价我市援疆干部人才,认为他们体现“四最”精神(最守纪律、最能吃苦、最有团队精神、最具专业素养),是我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中最出色的一支队伍,充分地展示了抚州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