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溪工业经济植入“绿色”芯片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4-05-07

择商选资“引绿”  链式循环“聚绿”  科技创新“强绿

天蓝水碧,樟桂葱茏,鸟鸣啾啾,空气清新……这里不是公园,而是金溪县工业园区。近年来,金溪县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强县”的发展战略,通过择商选资“引绿”、链式循环“聚绿”、科技创新“强绿”,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并驾齐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该县工业园区已投产的绿色工业企业达8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今年1—3月,该县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41.6%;上交税金5561万元,同比增长40.5%。

择商选资“引绿”。金溪县始终坚持“生态就是生命、生态就是品牌”的理念,严把项目审批关、土地使用关和项目综合评估关,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准入标准和环保门槛。该县明确规定“三个不引进”,即: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金溪县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凡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亩均创增值税3万元以下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凡是生产工艺落后、项目环评低于80分的,一律不引进。去年,该县先后婉拒高耗能、高污染工业项目19个,意向总投资达35亿元。同时,先后关停了飞祥化工、新涛电气等6家排放超标企业。对于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该县则从资金、土地等多方面予以大力倾斜。今年1—3月,该县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合同资金达17.6亿元,实际进资6.2亿元。

链式循环“聚绿”。该县在融资等方面制定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拉长产业链,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金溪,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该县香精香料企业总数达36家,其中七成以上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循环链。永青林产化工厂生产的松节油、樟油等成为依思特、思派思、华宇、华晨、盛伟等香料企业的原料,而这些企业生产的樟脑粉、芳樟醇又成为绿萃香料、新杰香料等企业的原料,绿萃香料、新杰香料等企业生产的香料产品又成为拓普克林(金溪)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的生产原料……循环经济让该县香料企业的一部分产品实现了直接在家门口销售。同时,该县还引导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互利合作、循环发展。粮食加工是该县一大传统优势产业,全县有方河米业、千佳米业、华福米业、鸿发米业、鼎丰米业等粮食加工企业40余家。这些粮食加工企业除了直接催生春雨油脂、中天油脂、倪氏食品等一批粮食加工下游企业外,还为周边其他企业提供了丰富、廉价的燃料——谷壳。目前,该县已有思派思、依思特、圣得利橡胶、云祥药业等30余家企业改用谷壳作燃料,不仅每年节约燃煤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万立方米,还为县城周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了上等有机肥——谷壳灰。在金溪,类似的链链相接、环环相扣的循环企业还有很多。

科技创新“强绿”。该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研发中心建设等给予大力扶持。同时,该县打破地域、户籍、身份、编制等人才流动制约,简化人才准入程序,鼓励企业不拘一格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近三年来,该县工业园区企业先后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近千人,其中国外专家6人,有效地破解了企业科技创新的人才瓶颈。坐落于该县香料产业园的华宇香料和华晨香料在同行业中率先采用固体酸催化剂生产芳香化学品,不仅使产品质量上了新台阶,而且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每年可节省1200万元以上。目前,该县拥有1个国家级、4个省级和5个市级科技研究中心;有5家企业的7个科技创新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创新基金项目,获国家无偿资助资金520万元;有13家企业的17个产品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王筱雄 邓兴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