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蓝水碧“清”风扬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4-01-06

——宜黄推进农村清洁工程纪实

时下走进宜黄县乡村,呈现在眼前的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整洁的院落、成排成行的绿树、清澈见底的水渠……近年来,该县在591个村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工作,以农村清洁工程为抓手,着力引导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唱主角、争标兵,形成了搞好卫生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乡村的“脸”变靓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日子也过得更红火了。

垃圾处理网络换回农村靓丽容颜 

“原来我们的生活污水排放很成问题,特别是到了夏天,臭气熏天。自从用上了污水处理的新方法,水渠里的水干净多了,臭味没有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了不少。”近日,中港镇鹿岗村村民李文标高兴地说道。

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中,宜黄县因地制宜,探索总结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分片处理相结合的模式,使全县垃圾处理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沤肥垃圾,采取进沼气池和入果园、菜园的办法,由农户自行处理;对可利用垃圾,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回收网络;对封存垃圾,由县废品回收公司定期到站、点收购后,再由环保部门负责处理;对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用于村庄修路填坪。

目前,该县共有1家县级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12家乡镇回收站和263个村组回收点,参与回收人员达380余人;新建1座县级标准化垃圾填埋场、5座乡级垃圾卫生填埋场、7座乡镇垃圾焚烧场;共配备垃圾清运机动车23辆、垃圾清运板车637辆,建垃圾屋(池)676个、沤肥窖563个。齐全的垃圾处理设施,配合分片集中就近处理方式,确保了全县农村垃圾处理的无害化。

全方位宣传提升村民清洁意识 

清洁工程让农村展开新颜,为让农民主动去爱护环境,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该县精心做好农村清洁工程宣传工作,大力营造浓厚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氛围,扎实推动农村清洁工程深入实施。县新村办、清洁办统一宣传内容,统一编印宣传手册,统一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并将宣传手册和宣传牌分发至各乡镇试点村及干部、群众。

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多举措、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提升农民对农村清洁工程的知晓度、满意度、支持度。南源乡通过散发实施清洁工程倡议书、下达实施清洁工程任务书、发送致全乡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张贴环境卫生整治公告等形式,扩大宣传,广泛动员;中港镇精心编排节目,组织老年花鼓队到村组进行巡回表演;黄陂镇利用赶集日向群众散发宣传单,搭台表演节目,寓教于乐……

“以前垃圾随手扔、随便倒,现在可不行了,这么整洁的环境要好好维护才是!”南源乡东源村村民许明福乐呵呵地说道。

五级联动机制让新村魅力绽放 

一大早,中港镇龙岗村的卫生保洁员王善红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开了,清扫、装车……自2010年当上村卫生保洁员以来,他每天早上7点便准时对街道进行清扫保洁,并对村内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管,一天也未曾中断过。“自从乡里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后,街道早晚都有保洁员清扫,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保洁服务。”该村李大爷激动地说。如今,该村地面干净整洁,河水清澈,绿树成阴,新建的休闲广场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一时的干净不算美,一直干净才是真正美。为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常态化、长效化,该县建立了县、乡镇、村、组(社区)、户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县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有关工作事宜,村“两委”设立督察监督员,村小组(理事会)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同时,为每个村配备了卫生保洁员,保洁员实行登记造册,与村小组(理事会)签订《卫生保洁协议书》,做到每天小扫一次、两天收集一次。目前,全县共聘请卫生保洁员1000多名。

徐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