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城大力推进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侧记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6-03-14

又是一年植绿时

3月10日,南城县河东工业园区企业江西酒厂组织部分员工,在厂区内开展植树活动。活动中,50多名员工挖坑、扶苗、填土、浇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整个植树过程有条不紊。两个小时共种植槐树树苗近1000株。

又是一年植绿时。近年来,南城县紧扣“绿色生态”这一主题,全民动员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科学合理的绿色生态体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森林面积为17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52%。先后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县级森林公园3个;建成绿色通道251公里、生态河道120公里,公路、城区骨干道路等绿化率达100%,河岸绿化率达95%;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近三年无重大破坏事件和森林火灾发生。

突出重点造森林。山上造林把通道两侧迎面坡或1公里以内的宜林荒山、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灾后清理地的造林绿化及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重点,做到高标准、高质量进行人工造林;山下绿化把乡(镇)所在地、新农村建设点、公园、工业园区,庭院、广场、主要街道及高速、国省道等作为重点,高标准、高规格进行打造。森林资源保护把林政资源管理整治作为重点,通过多部门联合、多方位深入开展林政资源重点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规范了全县林政资源管理秩序。林业产业把林下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大力培植林下养殖,并依托绿色有机产品开发农家乐项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优势。

由于突出了重点,做到了以“点”带“面”,从而使全县绿色生态工作得到了整体推进,全面发展,高速及国、省道绿化推动了县乡公路的绿化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点的造林绿化,推动了村庄绿化;山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推动了千家万户造林;林政资源重点整治推动了保护好古树名木、造林绿化成果和林地林木资源;林下经济发展推动了毛竹、油茶、苗木花卉、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的发展;示范点建设推动了机关单位、小区、社区绿化……

推动全面育生态。绿色生态建设使南城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与2008年相比,现在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14.3%提高到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5平方米提高到11平方米,其中乔木种植面积比重达80%;先后建成了行政中心广场、太平广场、富民广场、宝塔山公园、登高山城市森林公园、盱江滨水湿地公园等城市休闲绿地,建成区内的市民出门平均500米就可到达休闲绿地,单位和居住区绿地率达35%;建成区内先后获市级以上“森林十创”先进单位21个。监测结果显示,近五年该县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93.8%,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超过1300个每立方厘米,达到“非常清新”标准,出境水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与此同时,全民生态意识显著增强。科普宣传设施逐步完善,先后建成国家级科普惠农示范基地1个、市级生态道德教育基地1个、县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个。每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4次以上,市民对“创森”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均达98%以上。认建认养活动氛围日渐浓厚,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义务植树登记卡建卡率达100%;先后建成各种纪念林300亩、树木认建认养林基地100亩、全民义务植树基地600亩。公众参与平台不断创新,积极组织开展校企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先后筹集共建资金30万元,累计栽种香樟、桂花、广玉兰、银杏等420种绿化苗木160000余株。

此外,林业产业后劲增强。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个,其中获“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完成油茶新造2500亩,苗木花卉种植5000亩,毛竹低改35000亩,年林业产值达19.56亿元。

特约记者 揭方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