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科学发展掠影
近年来,资溪县坚持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书写大文章,创造了多个全省第一:
2005年,率先在全省实行领导干部生态保护责任审计;
第一个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空气负离子监测站,为生态保护装上“电子眼”;
森林覆盖率高达87.3%,居全省第一;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全省第一……
生态审计呵护青山绿水
不久前,总投资10多亿元的浙江10家水钻饰品生产企业想抱团来资溪落户,可这块诱人的“大蛋糕”被资溪人退了回去;客商想开发磁铁矿,资溪人又断然拒绝……问及原因,资溪县主要领导解释道:企业入园门槛提高了,只要是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不管多大的企业、多大的税收,都得避而远之。
自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行领导干部生态保护责任审计制后,今年,该县又出台了《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办法》,进一步细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把水质等级、森林蓄积量、生态经济等13项生态指标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配合生态审计,该县全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严格保护原始生态,建立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空气负离子监测站,为生态保护装上“电子眼”,先后规划保护生态公益林53.9万亩,人工造林22.5万亩。近五年来,该县先后关闭了农药厂、化工厂、造纸厂等高污染企业,规范压缩和关停石材、高消耗木竹加工企业180多家,总投资40亿元的60多个工业项目因不利生态环境保护被挡在资溪山门之外。如今,资溪森林覆盖率达到87.3%,为全省第一,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居中部地区585个县(区)之首,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十佳绿色生态县”。
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近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饲料企业30强、中国企业500强——江西正邦集团与资溪县签署战略框架意向协议,计划投资10亿元开发资溪有机农业项目。这是该县依托生态优势壮大绿色经济的一个缩影。
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过程中,资溪人有自己的原则: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溪围绕促进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目标,写活做优“飞地工业”和“绿色工业”两篇特色文章,在全省首创异地办园模式,突出抓好“两园一基地”建设,即资溪(抚州)工业园、鹤城低碳经济示范园、高阜木竹精深加工基地,着力做大做强木竹精深加工、有机食品、服装鞋帽、旅游工艺品和矿泉水五大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了解,目前,该县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有20家,生态经济产值占全县GDP的90%以上。
生态旅游迎来游客如潮
今年夏季,资溪生态旅游随着气温飙升而不断升温,国家4A级景区大觉山迎来客流高峰,日接待游客量在8000人左右。
为实现“生态大县”向“旅游强县”的新跨越,资溪县树立“大生态、大景区、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在全省率先编制了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邀请国内旅游规划界知名团队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考察整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建设旅游强县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定位与思路,因山亮景、借水造势,形成“三线十景”的生态旅游大格局。目前,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占资溪GDP的三分之一,旅游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四分之一。今年1至7月,该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资溪有了更高的目标,争取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将大觉山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跻身“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国旅游强县”行列。
徐新仁 余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