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瓷,黎川陶瓷一张崭新名片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0-03-24

近年来,黎川县陶瓷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如今,全县拥有陶瓷及配套企业38家,形成了从原料生产、纸箱及彩印、花纸、陶瓷机械、能源供应到成品出口等完整的陶瓷生产销售产业链。该县生产的陶瓷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出口到欧美、中东等地。康舒陶瓷被誉为“全国耐热瓷生产基地”,环球瓷业成为我省日用陶瓷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九州陶瓷研制开发比格陶瓷卫生洁具,填补了省内空白。黎川陶瓷形成了日用瓷、耐热瓷、工艺瓷、卫生洁具四大系列,共2000多个品种。但在这些色彩斑斓的陶瓷产品中,唯独没有象征吉祥、喜庆、最为中国人喜爱的大红色瓷。这是因为红色釉料不耐高温,烧制异常困难,成为摆在黎川制瓷人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尧忠义,黎川华星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凭着多年孜孜的追求,敲开了红瓷烧制的大门。2008年初,尧忠义研制的强化釉骨质瓷,被省科技厅评为“江西省重点创新产品”,产品以瓷质细腻通透、釉面润泽光亮、不变色、釉质硬等优点,受到客户的好评。2008年2月的一天,一位客商从北京赶到黎川,专程考察华星陶瓷公司,并当场订下了5000套强化釉骨质瓷。尧忠义事后得知,这位客商将华星强化釉骨质瓷产品再转到北京一家瓷厂进行红釉处理,做成中国红瓷,作为奥运礼品送给嘉宾。尧忠义十分兴奋,心想:自己有烧制强化釉骨质瓷技术,要是能突破红釉技术难关,研制出耐高温的大红瓷釉,产品一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想归想,但要做,还是很难,这其中的难点之一便是工艺。红瓷通常要经过素烧、釉烧、红烧、金烧等多次进炉,铜红在摄氏800度便分解,而中国红要在摄氏1450度的高温下才成瓷。当时,能做中国红瓷的湖南、福建几家陶瓷厂把这项技术看成兴企的绝活,不轻易外泄。搞红瓷研发,尧忠义只得“摸着石头过河”,一面买来相关技术书籍研读,注重收集有关技术信息,另一面对几件买来的红瓷产品琢磨,细心研究强化釉骨质瓷上红釉的技术,大胆打破传统的瓷器工艺思路,不断改良釉配方,经过上千次试验,去年9月,尧忠义终于成功研制出能耐高温,光色均匀,色相与中国国旗、国徽一致的中国红瓷器。

浙江客商李益晓看中尧忠义的技术和中国红瓷器的市场前景,以股权稀释的方式,投入3000万元扩建资金,组建了新华星陶瓷有限公司,在县工业园区购置土地60亩,扩大生产规模,“中国红”瓷器产品开始批量生产。

中国红瓷器,让黎川陶瓷人终于圆了梦,让素有“江西第二瓷都”之称的黎川瓷库又多了一个品种,多了一张闪亮的新名片,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市场。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去年12月,在广州办家具厂的黎川宏村老板孔铭孙将在华星陶瓷公司购得的红釉礼品瓷带到广州,放在办公室桌上,作为陈设观赏,被广州市经贸委的李先生看到,中国红瓷立即引起了他的兴趣,忙问红瓷出产哪里。孔铭孙告诉他说:“这套中国红瓷是江西黎川县华星陶瓷公司研制的新品。”几天后,李先生从千里之外的广州赶到黎川华星陶瓷公司考察,在公司的陈列室里,李先生看到了不同款式的中国红瓷器,非常高兴,立即下了500套中国红瓷订单,作为新年企业家联谊会上送给参会企业家的礼品。经广州企业家的宣传,华星红瓷这张名片迅速在市场上叫响。

中国红瓷,因烧制工艺要求极高,成为皇室内廷和国内外历代收藏家追求的珍品。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红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谈起红瓷的市场,华星陶瓷公司董事长十分兴奋:“红色有吉祥、喜庆、和谐之意,老百姓在乔迁新居时,都喜欢买一套‘中国红’瓷器放在新居,作为陈设观赏,中国红瓷作为礼品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今年以来,来自广东、成都、义乌、北京等地的生产订单,不断向华星陶瓷有限公司飞来,公司的生产订单已排到了8月底。目前,华星陶瓷公司已开发了办公用品瓷、礼品瓷、工艺陈设瓷三大系列30多个红瓷品种”。

熊云  吴细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