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渡之畔立新城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13-12-11

龙骨渡像一首古老的诗,字里行间书写着岁月的沧桑,记录着往昔的荣光;龙骨渡又像一支抒情的歌,和着时代的旋律,演绎发展的乐章,抒发幸福的梦想。

一个冬阳融融的上午,记者来到临川区龙溪镇采访,本以为这个西南偏远乡镇没有什么吸引眼球的亮点,这里正在热火朝天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却让记者感到惊讶。

在当地镇领导的引领下,记者穿过逼仄古旧的老街,来到宜黄河畔、龙骨古渡东侧的一片山冈,顿时眼前一亮:一大片宽阔平整的土地上,一幢幢连体三层楼房正在加紧建设,数十幢小楼已经封顶,两侧楼群中间,一条用花岗岩铺成的广场通道豁然开阔,中间的音乐喷泉已经建成,银杏树列队成行,上面挂着的串串红灯笼喜气洋洋,仿佛张开灿烂的笑脸,对客人热情迎访。通道最前端,一块巨大的景观石上,“龙溪新城”四个大字赫然醒目,预示着不久之后古渡旁边将崛起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城。

偏远乡镇藏有如此“胜景”,记者有了探访的冲动。

史料记载,龙溪又名龙骨渡,镇名因境内有龙岗山、宜黄河而得。悠悠宜河水,沧桑龙骨渡诉说着这个古镇的历史。在舟楫当步的年代,龙骨渡和临川上顿渡、进贤商贸重镇李家渡曾是宜河水系上的三大渡口。位居上游的龙骨渡曾给这个古镇带来过商业的兴盛,后来由于陆路发展,古镇逐渐失去昔日的繁华。时至今日,依河而建的古镇街道狭窄,地面破损,房屋老旧,一到当圩赶集的日子,人流拥堵不堪。加之地势低洼,雨季容易发生内涝。历届镇党委、政府都曾谋划过建设新的集镇,但因各种原因未果。

新一届镇党委、政府积极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潮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选择宜黄河古渡口东侧的一片山冈,把它作为新城镇建设基地。这块地面临宜河水,背倚龙岗山,地势高,风景美,是建造新城理想之地。

没有钱,怎么办?借鸡生蛋,招商引资。今年初,镇里引进南昌客商吴求昌,投资9700万元打造新城镇。砍茅蒿,除荆棘;炸山石,铲黄土。一时间,这片沉寂的山冈上机声隆隆,喧闹沸腾,经过几个月奋战,一块面积达130余亩的地块终于平整出来。6月份,新城地面建筑开建。客商根据新时代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深圳请来国内一流专家进行实地指导,以全新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大都市现代商业综合体的理念引入农村集镇建设中,致力打造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的新城镇,既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追求,又整合各种要素建设综合性的商贸休闲中心,以宜居宜业宜游的优势吸引人气,做旺商气,重振商贾重镇雄风。吴求昌告诉记者,新城全部采用徽派庭院式建筑,每一个庭院建有16栋连体式小楼,风格新颖别致。楼群中央建有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大型居民休闲广场,景观灯、风景树、体现龙溪历史文化底蕴的雕塑、音乐喷泉一应俱全。目前新城建设雏形初现,年底将有商家进驻。

“为完善功能,新城还规划建有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拟从江苏引进有乡镇超市经营经验的知名商家进驻。超市突出农村商品经营特色,规划有农资销售专区、农技咨询中心,满足农民生产需求。”负责项目跟踪服务的镇党委副书记邓飞云对记者说。

为完善集镇配套设施,龙溪镇党委、政府积极跑项争资,针对原来的龙溪老桥已经不能满足通行需求的实际,筹资上千万元,在宜黄河上建设新桥。目前新桥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建成后将大大方便人车通行,加快商品流通。

为做旺新城人气,同时也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镇里在新城附近规划31亩土地,筹建新的龙溪中学。目前,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等各项工作全部完成,教学楼项目前期资金80万元已经到位,即将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汽车站、农贸市场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之中。

“龙溪与宜黄梨溪、桃陂,临川荣山、河埠,崇仁航埠、许坊等乡镇接壤,辐射人口达到10多万,加之宜黄丰厚工业园区延伸到集镇附近,这为做大做强集镇、繁荣商贸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镇党委书记邱福文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道。

宜河水还在平缓地流淌,古老的龙骨渡将抖落历史的风尘,抹去沧桑的印痕,在开拓奋进的时代号角声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刘涛 记者 饶建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