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山碧画中游
近日,黎川县龙安镇龙安村农家乐草莓园里,来自县城的30多名游客正在采摘草莓,体验采摘的乐趣。眼下正是草莓成熟的季节,每天前往该草莓园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春季,黎川各乡村旅游景点迎来了踏青春游、果园采摘、生态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游热潮。近年来,黎川县以打造大旅游发展战略为契机,科学规划建设明清老街、东华山、玉湖、岩泉森林公园等核心景区与周边景区,合理配套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景区管理,促进景区提质,旅游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制定规划精心布局
黎川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近年来,该县积极顺应全国旅游迅猛发展的态势,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建设旅游强省、强市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打造大旅游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县内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全力推进,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主攻景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的意见》和《黎川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五年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旅游总体规划中,将全县规划为4个主要功能区:中部日峰镇城景互动慢游区,北部东华山水生态文化养生区,南部岩泉森林生态健康度假区,西部玉湖亲水运动健康区。
与此同时,为了承接项目、引领市场,该县旅游局组建了新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旅游服务中心;日峰镇组建了水如意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玉湖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华山镇组建了东华山水风景区管委会,全县形成了重视旅游、关注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加大投入保障发展
“旅游是一项绿色产业,需要高投入,实现资源的立体开发,做旺人气,才能带来商气和财气,产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黎川县旅游局负责人余翔宇说。
为提升景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该县加大景区建设的投入,抓住原中央苏区、海西经济区、西部政策延伸区多项国家扶持政策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近年来,该县先后建设了省道丰德线、厚莲线及玉湖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东华山水景区建成了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观景台、万字符广场和聚义茶楼等旅游设施,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省4A级乡村旅游点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所在的洲湖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闽赣省红色旅游景区完成了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戏台、红军广场、红军街、红军烈士墓等景点的维修和重建工作,实现由“红色观光”向“红色旅游”的跨越,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古城景区实施了古城保护性改造、市井文化广场建设、“双桥”修缮、新城家园等项目,组织人员深入挖掘整理明清老街的历史文化印记和老街明人故事。今年,该县又开工建设德胜茅店至泰宁旅游公路、龙安至南丰旅游公路、尚岛度假区旅游公路等。
此外,该县还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引导农民按照江南民居、徽派建筑风格建设和改造,逐步把农村建成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精致美观的乡村旅游点。2014年,该县鑫成生态园、陶园居生态农庄、玉湖景区被评为3A级乡村旅游点。
树立品牌提升形象
该县坚持以宣传树品牌,以品牌促宣传,通过强势促销,不断提高旅游品牌影响力。2013年,该县成功举办了纪念闽赣省苏维埃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和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五次联席会议,赣闽粤3省近百名党史、旅游专家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裔参与活动,红色旅游品牌正在打响。2015年5月,该县又在北京恭王府5A景区成功举办了“黎明山川、梦里江南——黎川旅游文化精品展”,吸引了36家国家级和省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有效地推介了黎川、宣传了黎川,“黎明山川、梦里江南”的旅游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同时,积极借助媒体进行宣传,先后多次邀请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到黎川观光采风,《复活的百年老街》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乡村大世界》栏目组于去年11月初走进黎川录制一期专题节目。聘请了北京知名影视广告公司,摄制了《山水黎川画中游》旅游风光片。邀请了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词作家陈晓光等知名词曲作家为该县创作出十几首旅游歌曲,并通过举办“唱响黎川”旅游歌曲汇演和邀请著名歌唱家王丽达、汤子星拍摄旅游歌曲MV等方式,推广、宣传旅游歌曲,让更多人知道黎川、了解黎川、走进黎川。
通过几年来推进旅游工作,该县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和利用,旅游强县建设工作初现成效。目前,该县拥有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岩泉国家森林公园)、2个3A级景区(东华山水景区、湖坊闽赣省红色旅游景区)、2个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聚龙湾渔业休闲景区、白茶种植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洲湖船屋),正在创评2个4A级景区(黎川古城、油画创意产业园),全力打造2个4A级景区(尚岛休闲旅游度假区、德胜农垦文化旅游度假区)。
特约记者 熊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