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麻坑村的电视自办节目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赣州市人民政府 2008-08-20

每天晚上八点整,宜黄县圳口乡麻坑村的村民们都会围在自家的电视机前,锁定一个频道,习惯性地收看半小时的村党支部自办节目。节目内容是以农村科技为主,由本村的种养能手主讲。主讲人说的是方言,讲的是近期农活应该做的事或该注意的问题等等,村民们日复一日,每天必看,不知不觉过去了13年。村民们从电视上学农业科技,全村水稻制种、优质稻栽种、养母猪、种烟叶等发展迅猛,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村级经济基础明显得到夯实,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村、富裕村。近日,该村荣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村镇”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吴立平也被评为全省党员电化教育优秀播放员。

麻坑村是由麻坑、上贤两村合并而成的,距县城42公里,全村647户,总人口2567人,党员71名。该村民风淳朴,历来有“尊师重教”、“乐施好学”的好传统,从村干部、党员到一般群众都特别喜欢学习农业新技术,而且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就派出了人员前往海南学习杂交水稻制种,上世纪90年代该村制种在全县小有名气。于是,村党支部萌发了在村有线电视上自办科技节目的念头。大家一致推荐村支部书记吴立平为“台长”,村里出资1.5万元添置了简易设备,主持、播放、授课由吴立平一手操作。几年下来,村民制种收入明显增加。县种子部门十分看好该村这种普及教育的新鲜做法,主动让利支付帮扶费,即每年按该村实际交售种子的数量,每公斤支付8分钱给村里,村里又从中支付1.6分钱给授课技术人员。这一来,村里每年仅制种这块就可收入1万元左右,全部用于线路维护、播放设备更新以及技术人员下田巡回指导误工补贴等。村民们不需要花任何费用,不出家门就能学到自己想学的科技知识。

村里主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因时合理安排人员进行电视授课。授课人都是本村土生土长的行家里手,讲的是本地话,说的是农家活。村里62岁的老党员黄开定,是宜黄十里八乡有名的制种能手,村里开办自办节目以来,他从不计报酬,义务讲课10多年。每年开春,他从制种资金、面积落实、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到种子销售、资金回笼,一一讲述。晚上讲课,白天下田,到田间地头为制种户解疑释难。官坊村小组村民黄贵福,家养公猪2头、母猪2头,是有30多年养种猪经验的高手,村党支部时不时地请他到电视上讲养母猪技术及防疫要领,带动了全村70%的村民养母猪,一户多的有3头,少的1头,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去年开始,村里开始种烟叶,村民曾远明主动到福州及广昌等地学习种烟技术,回来后自己先试种,得到收益后,他又到电视上传授种烟技术,使今年全村烟叶种植面积达到446亩,烟叶生产成了村里财税增长、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

麻坑经验很快引起县乡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该乡党政主要领导感到,这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业实用技术传播新途径。只要一有空,乡领导就会来到麻坑村,为他们鼓劲撑腰,帮他们解决播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送去新技术光盘,让村里的自办节目更加丰富、实用;乡里每年组织 “制种能手”、“种烟能手”、“养猪状元”评选,并积极开展“一个党员一个标杆,一个能人一个榜样”的比学赶帮活动,同时组织全乡各村干部到麻坑现场参观,在全乡推广麻坑经验。

今年6月,县委组织部专门派人到麻坑村进行专题调研,并在“七一”前夕请麻坑村党支部书记吴立平在全县“七一”表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关注这件事,并督促县委组织部在全县各乡镇大力推广有关经验。7月初,县里又选派相关人员,组成3支指导小组,分片下到全县12个乡镇138个行政村,推广麻坑经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唐勋 吴杰 徐棉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