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青山做过客,纯净古风在乌石。”走进资溪县乌石镇,“一谷四人家”让人眼前一亮:野狼谷、老俵人家、公社人家、畲乡人家、山里人家等“真相乡村”风景带的培育,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乡村旅游,助推“纯净资溪”全域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线串珠 打造“真相乡村”
“自8月8号试营业以来,我们民宿的入住率达到70%以上,双休日还更高。这不,又有一批福建客人预定了双休日的房间。”近日,“野狼居”民宿负责人俞经理告诉记者。
“野狼居”民宿是该县野狼谷旅游发展公司打造的项目。该项目以狼文化为核心要素,建设集狼文化特色感知、农事观光体验、特色文化品鉴、山地户外拓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狼文化主题景区,自对外试营业以来,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该县乌石镇依托古朴的风土人情、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围绕“探寻乡村、体验真相”这一概念,以老俵文化、公社文化、畲乡文化为核心,因势利导在省道资洵线布局了野狼谷、古韵陈坊、古朴草坪、古远新月、古幽长源等“一村一景”主题乡村旅游景点,着力培育“纯净资溪、真相乡村”旅游观光带。据悉,“真相乡村”观光带规划面积约3万亩,以乌石镇(陈坊村、草坪村、新月村、长源村)为核心,辐射带动株溪林场、陈坊林场、石峡林场和石峡乡等乡(镇、场)。目前,“真相乡村”景区景点建设已初具规模,“一线串珠”形成“一日游”线路,年接待游客已达20万人次以上。
特色为魂 乡村破茧成景
陈坊村依山而筑,枕水而建。走进村庄,只见柳条低垂,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木栏木柱木花窗,仿佛一幅乡村水墨画。昔日无人问津的古村,变得热闹非凡。
“村庄更干净了,路更好走了,房屋更好看了,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更多了……”71岁的老人单景运,指着自家正在改造的房屋,乐呵呵地掰着手指诉说着村庄的变化。
资溪县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统在一起谋、合在一起办、捆在一起推,不仅夯实了乡村基础建设、加快了秀美乡村提档升级,还推动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建设中,各村特色鲜明:陈坊村作为全县重点打造的中心村,围绕“老俵人家、留住乡愁”理念,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造,全面完成排水沟、污水管网、污水处理池和路面建设,修复了古戏台,新建了魏若虚纪念馆、古戏台广场、公厕、景观墙,新铺后龙山游步道;草坪村重点打造“野狼谷”观光体验、计划经济年代人民公社复旧、知青宿舍复旧、新型农村老年公寓、生态休闲养老院、主题民宿、乡村文体等项目;新月村重点打造畲族风情表演、陈氏娘娘祭祀、畲族系列食品展销等项目;长源村重点打造特色种养、深山民宿等项目。同时,观光带沿线实施特色绿化、亮化和美化,对旧房进行统一改造,沿线河流统一“治水造景”。
“旅游+” 助推乡村发展
新月村抓住“民俗文化”特点,发挥人大代表和有手艺特长党员优势,坚持“党建+产业+民俗”等畲族风情特色党建,带领畲族村民创业致富。在“真相乡村”建设中,该县创新“旅游+”思路,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村各项工作实施。通过“旅游+党建”,村干部带头实行党员包户举措,为群众舒难解困;通过“旅游+产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苗木供销、苗木观光等项目;通过“旅游+文明教育”成立农村新型理事会,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民俗民风教育,提高群众素质、维护农村稳定;通过“旅游+精准扶贫”,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在乌石镇,民宿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势头强劲。陈坊、草坪、新月等村村民纷纷通过资金、土地、产权等形式入股。据悉,3个村都成立了民宿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加入,王荷花、陈赛平等15名贫困户入社后,每人每年从中获得3000元红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今,资溪“真相乡村”旅游建设,正在描绘着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绚丽画卷。
陈光平 特约记者 余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