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精准对接:差异化发展明晰昌抚合作路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抚州日报社 2016-02-06

2015年,一个充满梦想与变革的年份,一个叫响昌抚一体化强音的年份。

这一年,昌抚两地高层互动频繁,共识不断凝聚,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昌抚联动发展合作协议》以及宣传、文化、卫生、旅游、农业、教育、公交客运、共同打造昌抚合作示范区等8个方面的“1+8”合作协议,为今后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强化了举措。

这一年,在“1+8”合作协议基础上,昌抚一体化全面升级,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共赢、生态环境共同保护。

而在迈向2016年的时刻,昌抚通信同城化落地了,两地从1月1日起,取消长途漫游费,950万人受益。

交通对接的“蝴蝶效应” 

就国内其他城市群所走过的“同城”道路而言,交通对接是“先行官”,是两座城市融合的“催化剂”。

30分钟,这是乘坐高铁从抚州东站到南昌西站的时间,比乘坐动车从抚州站到南昌西站的时间还少7分钟。

2014年12月通车的杭长高铁,进一步拉近了昌抚两地的时空距离。而频频刷新的时间,让昌抚两地民众已经感觉不到两城距离的存在。

在抚州工作的许小姐,每到周末便会邀上一两个好友去南昌逛街购物、看电影。曾有人给单身的她介绍南昌的对象,她听到是南昌的便一口回绝,总觉得是两个城市,太远。

然而,在充分体验到向莆铁路和杭长高铁开通后的便利,她不再排斥,觉得南昌和抚州就是一个城市,与坐公交车从上顿渡城区到市中心城区的时间相差无几。而她身边已经有这样的先例了,夫妻俩一个在南昌工作,一个在抚州,彼此并没有什么距离感。

根据省市有关规划、协议,南昌至抚州的轨道交通、吉抚武铁路、抚河疏浚、昌傅高速与抚金高速连接线等与昌抚一体化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纷纷列入启动建设的议事日程,不久后便会陆续实施。届时,两地将实现无缝对接。

交通的对接,改变了两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发了“蝴蝶效应”,两地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的风暴。

2015年10月21日,市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上通过《关于启动东乡县撤县设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请示》。这意味着东乡撤县设区已提上议事日程,一旦获得国务院批复,我市核心区的城市人口与规模将会扩大,以目前市中心城区60余万人口和东乡县城区20余万人口计算,我市市城区人口突破百万指日可待,大抚州格局也将形成。

“两情相悦”的加速度 

我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与人口、国土面积所占比例并不相称。尽管近几年奋起直追,经济总量快速上升,但在全省的排名仍处中下游。在区域经济竞争发展格局中,选择靠大联强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

而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无论是人口总量,还是经济规模,与武汉、长沙、合肥等其他中部省会城市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南昌“做大”的愿望强烈。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此同时我省提出了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战略,抚州作为离南昌最近、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离出海口最近的设区市,去年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全省唯一享受“5+1”政策叠加区,即同时被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原中央苏区振兴、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江西省全境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五个国家级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省级战略布局,使我市充分享有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各项优惠政策,成为江西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

“只有抱团出击,才能抢抓机遇。”在去年9月14日,昌抚一体化对接交流会上,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龚建华坚定的声音为两地融城打消疑虑。

而细心的群众会发现,从去年9月开始,我市主流媒体抚州日报、抚州电视台会频繁刊发和播放有关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而南昌的主流媒体同样也会刊发和播放有关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这是两地在新闻宣传上联动发声、互动造势,实现两地全媒体携手共发力、跨区域传播“好声音”,为昌抚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的舆论支持。

市委书记肖毅指出:“推进昌抚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对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南昌打造大都市区,全面提高南昌、抚州两市的城市竞争力,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都具有重大意义。”

昌抚一体化可谓是“两情相悦”,获得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契机,迎来了融城的加速度。

2015年9月14日,两地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昌抚联动发展合作协议》以及宣传、文化、卫生、旅游、农业、教育、公交客运、共同打造昌抚合作示范区等8个方面的“1+8”合作协议,昌抚一体化全面升级,明确提出要实现金融和通信同城化、社保同城化、户籍管理一体化、共同搭建对外招商平台、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等,并列出了时间表。

产业互补做大“蛋糕” 

一直以来,抚州被誉为赣抚粮仓,农业特色鲜明,南丰的蜜橘、广昌的白莲、崇仁的麻鸡、东乡的生猪、南城的米粉、临川的西瓜等令人津津乐道。

在迈向工业化的征程中,抚州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新板块:抚州高新区的汽配和生物制药、金溪的香精香料、黎川的耐热陶瓷、崇仁的机电、宜黄的塑料、东乡的变性淀粉、南城南丰的食品加工等均成产业集聚之势。

而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今天,抚州更是傲视群雄,位列“2015年中国大陆城市‘氧吧’50强”榜首,良好的生态环境令人赞叹。

……

昌抚一体化是一种融合,融合不是同质化的竞争,而是优势互补式的结合。2015年,我市的这种发展理念很清晰。

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一条鱼,捕捞后三小时内就可以出现在南昌的超市、卖场。“我们养殖的有机鱼大部分供应南昌,已快成为南昌的水产品基地了。”南城县益仙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邓水平介绍说。去年,我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与南昌市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无缝对接,为南昌市农产品市场、加工企业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南昌市则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在抚州直接建立瓜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设立净菜配送物流中心。

推进产业发展升级。去年,在江铃轻汽的成功示范下,抚州迎来了汽配产业发展的“春天”,迪比科公司与美国正道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投资20亿元,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产业基地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技术动力电池标杆性制造运营体。在推进昌抚区域合作中,我市追求与南昌产业优势互补、差异发展,促进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引导生物、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错位发展,推动电力能源、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企业实行总部与生产基地相对分离,鼓励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条向抚州延伸,实现“共赢”。

打造南昌旅游休闲后花园。去年,南丰蜜橘节期间,前往南丰体验采摘、生态、乡村文化游的南昌游客络绎不绝。为充分发挥生态、文化优势,我市着力推进“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加快了市中心城区旅游资源开发,突出梦都文化和才子文化特色,完善名人雕塑园、梦湖、拟岘台等景区综合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培育旅游品牌,加快发展大觉山、军峰山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旅游,乐安流坑、金溪浒湾为重点的古村镇旅游,广昌、黎川为重点的红色经典旅游,金山寺、曹山寺、麻姑山为重点的宗教文化旅游,临川温泉、崇仁汤溪温泉度假养生等主题旅游。

错位发展,扬优成势,随着去年12月21日《昌抚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5—2025年)》正式出炉,昌抚两地开启了合作新征程,迈向新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